第655章 又有誰配拿呢?(第1/3頁)
章節報錯
理查德·斯坦格爾作為記者,素養很高,但在看林為民時仍不免帶著一些歐米國家特有的眼光,而林為民則輕鬆的用玩笑話打破了這種刻板印象。
採訪進入到後半程,隨著與林為民越聊越多、越深入,理查德·斯坦格爾感嘆道:「今天的素材實在是太多了,感覺可以寫個系列報道。」
「你們要是有版面的話,我倒是不介意。」
理查德·斯坦格爾笑了起來,「問你一個實際點的問題吧,我特別關心希望工程'這件事。《一個都不能少》在米國發布的時候,新聞宣傳陣勢不小,我聽說基金會也因此募得了不少來自米國的資金。」
「沒錯。這件事要感謝羅傑,就是FSG出版社的老闆,為了宣傳我這部,他煞費苦心,不僅是宣傳了,也順便把'希望工程'這個概念帶到了西方世界。」
「能說說這件事的源起嗎?」「當然可以····..」
林為民將中國青少年教育發展基金會和希望工程成立的前後講給了理查德
·斯坦格爾,還講了希望工程成立至今所取得的成績。
理查德·斯坦格爾不禁驚歎:「短短几年時間,建造超過1600所學校?惠及超過百萬名失學兒童?」
「沒錯。很令人驚奇的數字對不對?中國是個人口大國,任何數字乘以十二億都會很大,任何數字除以十二億也會很小。」
理查德·斯坦格爾心有所感的點了點頭。
「中國青少年教育發展基金會是個成長中的基金會,如果有機會的話歡迎你去中國的中西部地區去看一看我們的希望小學。」林為民發出邀請道。
理查德·斯坦格爾神色認真,「我會認真考慮的。」
接著,他又問道:「得益於對'希望工程'的宣傳,《一個都不能少》在米國發布後取得了極為出色的銷量,我記得蟬聯了《***》暢銷書排行榜前三近六週的時間,到目前為止,累計銷量已經超過了百萬冊。看起來,你似乎並不排斥營銷手段和市場行為?」
「為什麼要排斥?印成了書,就不僅是文學作品了,同樣也具備商品屬性。
既然是商品營銷、宣傳不是應該的嗎?
我想我應該感謝,至少有很多人看到了我的。」
理查德·斯坦格爾順著林為民的話自然而然的問道:「所以,正是因為這種理念,你才會不遺餘力的幫助理查德,耶茨實現他出文集的遺願?」
「談不上不遺餘力。羅傑做的可能更多一點,我只是提了個想法,做了些宣傳工作。」
儘管林為民說的很謙虛,但理查德
·斯坦格爾很清楚林為民在這件事中所起到的作用。
「我想,這對理查德·耶茨很重要。」
「當然。」
林為民說著,從書架上抽出了一本《當代》。
「這裡面有一部我剛剛發表的,叫作《南海十三郎》,裡面有一段話,正是我有感於理查德的遭遇,藉著人物的口所說。」
理查德·斯坦格爾感到萬分好奇,他接過書,讓林為民將那段話指給他看。
「我要證明文章有價!再過三五十年,沒人會記得那些股票。黃金股票、世界大事都是過眼煙雲。可是一個好的劇本,五十年一百年依然有人欣賞,就算我死了,我的名字我的戲,沒有人會忘記,這就叫作文章有價!」
聽完翻譯,理查德·斯坦格爾細細品味著這段話的滋味,他是記者,自然能理解這段話中所隱藏的一個創作者的理想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