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南海十三郎》(第3/3頁)
章節報錯
林為民聽到“唐滌生”這個名字有點耳熟,轉念一想,便想了起來。
這不是南海十三郎的徒弟嗎?
見林為民對唐滌生感興趣,溫能又給他科普了起來,林為民越聽越覺得有意思,連戲都顧不上看了。
南海十三郎原名江譽鏐,唐滌生是他的弟子,二人均是粵劇劇作家,這師徒二人所創作的《寒江釣雪》《心聲淚影》《梨香院》《七十二銅城》《女兒香》《落霞孤鶩》《紫釵記》《帝女花》等作品均是粵劇當中廣受歡迎的熱門劇目。
相比弟子唐滌生,江譽鏐的人生經歷更加傳奇,而他的生平事蹟也在兩廣和香江等地廣為流傳。
林為民在後世看過謝君豪演的《南海十三郎》,講的便是南海十三郎江譽鏐的傳奇一生。
江譽鏐出身豪門,父親江孔殷是當地首屈一指的富商,他雖家世顯赫,卻是個情種。
年少時江譽鏐因為太過調皮搗蛋被學校退學,無奈之下父親只好將他送到香江讀書。在香港,他遇到了令他心動的莉莉。他對莉莉一見鍾情,為了她甚至不惜放下香江的一切,與她一同遠赴上海。
此後,他便銷聲匿跡了兩年。兩年後,他重新再出現,卻是一副窮困潦倒的模樣。家人想知道,他消失的這兩年究竟發生了什麼,可任憑誰問,他都緘口不提。
而這段經歷便是日後他的成名作《寒江釣雪》的靈感來源。
回到香江後,江譽鏐沉迷粵劇,但每每聽到臺上名角唱曲時,他都要搖頭,臺上的名角薛五哥被他攪得心神不寧,二人卻也不打不相識,成為了至交好友。
此後,江譽鏐憑藉《寒江釣雪》一炮而紅,成為香江粵劇界的金牌編劇。
名聲大噪的江譽鏐吸引了很多仰慕者,唐滌生便是其中之一。
兩人的結緣源自於戲劇創作,江譽鏐的創作風格與眾不同,他在思考詞曲時往往需要助手協助,找了很多寫手都跟不上他的想法和速度。
偏偏唐滌生就能做到,唐滌生因此被江譽鏐收作弟子。
江譽鏐是個戲劇天才,唐滌生也不遑多讓,師生相得僅一段時間,江譽鏐不想讓唐滌生一直活在自己的陰影之下,埋沒了才華,對他惡語相向將他攆走。
離開江譽鏐後,唐滌生果然迅速在粵劇界嶄露頭角,與江譽鏐一時瑜亮。
唐滌生的出走,是江譽鏐人生的轉折點,他的後半生隨之而來的是窮困潦倒與悲劇。
時逢戰亂,江譽鏐一腔熱血投身軍營,在軍營中他試圖用勵志的故事激起將士們的愛國情懷。
可同行卻只會用低俗的劇作攪亂軍心,江譽鏐看不過去,把同行狠狠地揍了一頓。江譽鏐在軍中打人的事情在行業內傳開了,沒人再敢找他寫劇本,認為他這人恃才傲物,目中無人。
沒有了收入來源,江譽鏐生活窮困潦倒,又逢內地政治風雲變幻,他家中父親去世,徒弟唐滌生英年早逝,接連重創之下,江譽鏐變成了一個瘋癲的乞兒。
林為民至今記得瘋瘋癲癲的江譽鏐在面對警察的抓捕時所說的那句臺詞。
“偷我左腳鞋的是英國人,偷我右腳鞋的是日本人,中國人的鞋都叫他們偷光了。無路可走,哪也去不了,走投無路行不得也!”
一個典型的舊式知識分子,一個狂放不羈、追求愛情、追求平等的愛國文人,他的人生悲劇不僅是自身的性格造成的,同時也是時代和歷史的悲歌。
後世總有人將《南海十三郎》這部電影與《霸王別姬》相提並論,在電影技法上林為民不做探討,但要論情節之跌宕起伏、人物的生動飽滿和作品所表現出的史詩氣度,林為民認為兩者確實不分伯仲。
林為民又莫名的想到了破了產的李成儒,和他剛剛被停職的遭遇。
你看看這寫作素材,不就來了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