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布老虎叢書(第2/3頁)
章節報錯
“聽說伱在會上大發神威了?”
“誰又告我的刁狀?”
程早春搖頭,“沒人告你的刁狀,我就是聽說了你們開會的情況,過來問問。”
才怪!
一幫五六十歲的人了,被自己這個小年輕開會訓了半個多小時,這幫人沒情緒才怪。
不過真不怪他生氣,“這幫人,聽風就是雨。以為改革是過家家嗎?”
林為民的話讓程早春深感欣慰,他對於改革這件事一向是謹慎小心的,前兩年他還擔心林為民年紀太輕,太過銳意進取,跟他的理念有衝突。
可現在看來,自己沒看錯人。
為民這人啊,少年老成。
“治大國如烹小鮮,我們國文社雖小,可也不能一味急躁。”程早春說道。
林為民瞥了程早春一眼,這是拿話點我呢!
“改革沒問題,但是不能胡改,更不能跟風改,必須要有的放矢才行。”林為民回應道。
程早春太瞭解林為民了,一聽這話忍不住問道:“你又打算起什麼么蛾子?”
“什麼叫么蛾子?這叫審時度勢,迎合市場。”
“直接說。”
見老程同志如此直白,林為民也不含糊,說道:“我打算推出個‘系列叢書’。”
“又搞叢書?”程早春蹙眉問道。
“叢書和叢書不一樣。像《世界文學名著文庫》那種是文庫性質的叢書,這回我要搞的有點類似於精品圖書的概念。”
林為民說著,給程早春詳細解釋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1993年的報刊雜誌大改版是全國性質的,這當中有一部分刊物是銳意進取,希望透過改革來使刊物煥發出新的活力的,但更多的刊物不過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如果說刊物的改版還是改良的話,那麼在這一年當中,一些出版界的動作則可以稱之為適應市場經濟的大手筆改革。
1993年11月,春風文藝出版社以“布老虎”為註冊商標名,推出了“布老虎叢書”,這是春風文藝出版社精心打造的品牌圖書,也是中國新時期文學以來,商業操作影響最大的一套叢書。
自77年之後,中國的作家有過一段非常滋潤的日子,那個時候稿酬制度剛剛恢復,大部分作家都是兼職,除了本職工作以外,可以利用業餘時間搞寫作。
除了有工作,還有稿費,在物價還未上漲的年代,如果能夠發表一篇一萬字的短篇,就可以輕輕鬆鬆入賬百十來塊錢,相當於兩三個月的工資,這一年都可以過的很滋潤。
可這麼多年過去了,稿酬的漲幅遠遠沒有追上物價的漲幅,同樣是一篇一萬字的短篇,很多雜誌社給出的稿酬標準也就千字20塊左右,還不及很多人一個月的工資。
像國文社這樣願意支付給作家高稿酬、高版稅的出版社,在國內出版界其實並不多,大多數出版社的效益都不算太好,根本沒有底氣給那麼高的稿酬和版稅。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作家願意和國文社合作的原因之一。
稿酬漲幅緩慢甚至是滯漲,帶來了一個很大的弊端就是一些本就生存艱難的刊物,收稿更加困難,更別提收到什麼好稿子了。
如此惡性迴圈然後病急亂投醫,趕上報刊改革潮流,便死馬當活馬醫的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