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邱主編這人真不錯(第1/2頁)
章節報錯
滬上,常熟路157號,《兒童時代》雜誌社。
《兒童時代》雜誌社不同於一般的雜誌社或者出版社,它隸屬於中國福利會,創辦於1959年,是國內第一份兒童文學刊物。
黃安儀在這裡工作的時候是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期,後來她就成了專職作家,這麼多年過去,人員更迭,少了一些熟面孔,多了一些生面孔。
盧大姐是編輯部的老員工,從《兒童時代》創刊就在這裡,明年就退休了。
林為民的的《千與千尋》寄到社裡是週二下午的事,主編邱士隆對這件事非常重視,掛號信剛到,就直接將書稿交代給了社裡的年輕編輯餘慧麗審閱,並且還給規定了時間。
《兒童時代》創辦多年,不是沒有大作家在這裡發表過東西,很多中國文壇有名有姓的大作家都在這裡發過東西,比如巴老、冰老等等。
但這次林為民的情況有所不同,林為民今時今日在國內文壇的地位自不必提,關鍵在於他竟然寫了一部十六萬字的長篇童話故事。
這對於像他這個級別的作家來說,是極為少見的。
兒童文學這個領域,放在大的文學類目當中,位置是有些尷尬的。
好人不愛寫孬人寫不了。
這也就導致了,兒童文學領域作品水平的良莠不齊。
細數一數,國內國外其實經典作品不算少,但除了這些上百年時間才沉澱出來的作品,再讓讀者們能夠過目難忘,甚至產生時代性影響的作品卻少之又少。
現如今,竟然有聞名國內外的大作家進入這個領域,雖說人家是為了慶祝女兒的誕生才寫了這部作品,可人的名、樹的影,邱士隆自然不敢等閒視之。
餘慧麗今年三十出頭從大學畢業就在兒童時代社當編輯,雖然已經有了六七年的工作經驗了,但在盧大姐這種老資格面前,她只能當個初審編輯,她和盧大姐是一個組的,盧大姐負責複審。
花了兩天時間,看完了主編交給他的書稿,餘慧麗難掩心潮澎湃,她心中充滿了驚歎。
林為民的作品她看過很多,瞭解他在文學創作上的才華,也瞭解他創作風格的百變,但餘慧麗做夢也沒有想到,他連在兒童文學的創作上也如此有天分。
《千與千尋》。
餘慧麗忍不住將書稿翻到首頁,凝視著首頁上的書名,真是難得的好。
有純真的童心、有奇幻的冒險、有瑰麗的想象、有動人的情感、有時代的風采……
餘慧麗回想著她編輯生涯中所有看過的兒童文學作品,其中不乏國內外的經典作品,但像《千與千尋》這樣的作品,她卻是第一次看到。
它幾乎涵蓋了一部兒童讀物所能夠涵蓋的所有元素,內容豐富、色彩斑斕、情感充沛、緊扣當下,無論是在故事情節、人物塑造還是其他的所有方面,餘慧麗竟然挑不出一丁點的毛病。
餘慧麗覺得,這不僅是一部非常適合兒童閱讀的作品,同樣也適合各個年齡段的讀者。
超群拔類的創作質量已經讓這部作品脫離了兒童文學的範疇,擁有更廣義的文學意義和思想內涵。
餘慧麗甚至覺得,《千與千尋》的作品應該配得上一座雁冰文學獎。
除了作品本身的質量這個原因,也因為這樣出類拔萃的兒童文學作品在國內文學界實在是太少見了。
驚歎過後,餘慧麗將《千與千尋》的稿子交給了盧大姐。
“盧老師稿子我審完了,您看看吧。”
盧大姐仔細看了一眼餘慧麗寫的審稿意見,五張稿紙洋洋灑灑寫了兩千餘字,這對於每天都要審閱數十篇作品的編輯來說是極為少見的。
要是大家都照這個標準來,一個月也不見得能審完幾份稿子。
“嗷呦!小余,你這個意見寫的也太用心了吧?這稿子真有這麼好?”盧大姐戴著老花鏡,左看看右看看,這部要真是如餘慧麗所誇的這般,那簡直就是給《兒童時代》送來了一份大禮啊!
“好不好您看看不就知道了嗎?反正我當編輯這麼多年,經手的稿子沒有一億字,也有八千萬字了,這份稿子的成色,即便是較之那些為人所熟知的經典作品也不遑多讓。”
盧大姐笑道:“那我可要好好看看,到底有沒有你說的那麼好!”
餘慧麗臉上掛著幾份矜持而自信的笑容,她並非是對自己的眼光自信,而是對於《千與千尋》這部作品有信心。
她可以負責任的說,有了這部作品,中國文壇從此多了一部經典童話故事,它必將成為無數的少年兒童難以忘懷的童年回憶。
數日後,林為民接到了邱士隆的電話。
“林老師,哎呀,林老師,您可真是給我們《兒童時代》送來了一份大禮啊!”
電話之中,邱士隆的語氣難掩激動和興奮。
《千與千尋》的稿子經過兩位編輯的初審和複審送到了他這裡,他作為主編需要對稿子進行終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