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你這不按套路出牌啊!(第1/3頁)
章節報錯
經過半年多時間的編審,海子的詩集即將出版,為了故友的詩集,這三年時間以來西川傾盡全力。
現在終於到了出版的時候,他心頭如釋重負,總算是一切是值得的。
關於詩集的名字,西川和莫問錚商量了好長時間,最後確定叫作《海子的詩》。
《海子的詩》收錄了海子在1984年到1989年之間創作的所有短詩,其中包括了海子的成名作《亞洲銅》,也包括了海子最為人所熟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詩集首印5000冊,這個數量很保守,通常是毫無讀者基礎的新人作家的待遇。
以海子在國內詩壇的知名度,本不應該只有這些印數,但問題是國內的詩歌經歷過七八十年代的高潮之後,在進入九十年代之後急轉直下,所以國文社才定了一個相對保守的首印數字。
西川對於國文社的決定並沒有任何不滿,能出版就已經很好了。
詩集上市這天,西川趕著中午休息跑到中國書店燈市口店,平時他喜歡到這裡淘書。
今天《海子的詩》開賣,他想買上一本,留著作為紀念。
五月的天氣,風和如暖。
書店門口人來人往,其中很多年輕的面孔,西川感嘆當年他和朋友們也是這樣流連於書店。
《海子的詩》新上市,被擺在了門口的書架上,西川一眼就看到了。
他沒有著急去買書,而是站在那裡觀察了一會兒。
凡是進店的讀者基本都會在擺著新書的書架上停留一會兒,拿起一兩本書看看。
他進店二十多分鐘,《海子的詩》被人拿起了四次,賣出去了兩本,詩歌總是有人喜歡的,只是沒有以前那樣大眾了。
兩個青年人一看就是詩歌愛好者,正拿著詩集在討論。
“海子竟然出了詩集?還是國文社出的?”
“真想不到。唉,活著的時候沒出成,倒是死了之後出了。”
“能出總歸是好事嘛。我看看,誒,編審有西川的名字,估計應該是他張羅的。”
“西川啊,‘三劍客’啊!唉,可惜沒了倆。”
兩位青年人拿著詩集聊了一會兒,最後一人買了一本離開。
站在角落裡的西川聽著二人的對話,淚水盈滿眼眶。
三劍客呵,失其二!
《海子的詩》出版,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
一國文學最高殿堂的國文社出版《海子的詩》,等於是承認海子這一生的藝術成就,這是比任何銷量都要重要的事,這件事在國內的朦朧詩圈子內引發了很大的反響。
五月中旬,小豆包馬上滿月了。
林為民夫妻倆計劃舉行一場滿月酒,只叫親人和關係親近的朋友。
滿月酒前兩天,林為民鄭重其事的將魔改版《千與千尋》的手稿交到陶慧敏手中。
從孩子出生剛一週時陶慧敏提出要求,到完稿,花了不到一個月時間。
效率還是不錯的,林老師雄風不減當年!
陶慧敏摸著書稿的邊緣,手指習慣性的揉搓了兩下,薄了一點,不夠飽滿。
但看著丈夫的臉色,算了,畢竟也是人到中年了,力不從心,可以理解。
寫了這麼多天,陶慧敏還一直沒看過呢,這會兒終於寫完了,她可得好好看看,沒想到這一看就放不下來了。
“慧敏!慧敏!”
陶慧敏聽到叫聲,心神從書中世界抽離出來,看向林為民。
“看入迷了?”林為民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