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結束的一個星期之後,《泰坦尼克號》這艘在全世界橫衝直撞的大船終於駛到了中國。

4月3日,《泰坦尼克號》正式在國內上映。

這部商業鉅製上映當天,燕京多家電影院內的售票廳裡便湧入了眾多觀眾,很快便形成了長龍。

已經排好了的放映場次人滿為患,不少排隊買票的觀眾等了半天也沒買到票,最後只能黯然離去。

這種情況持續了兩天時間,從早上9點開始到晚上10點50,電影院裡一整天時間近乎於迴圈播放,所有《泰坦尼克號》的場次上座率均達到了100%。

《泰坦尼克號》的火爆讓這部好萊塢大片佔據了院線的幾乎所有排片,最近剛剛上映的國產電影甚至連水花都沒掀起來,直接被拍死。

可即便是面對院線幾乎100%的排片,電影院通告欄上的放映時間表裡絕大多數《泰坦尼克號》的場次後面都跟了個“滿”字,這代表的是這些場次的電影票已經售罄。

更可怕的是,現在國內電影院的平均電影票價大概在15元左右,《泰坦尼克號》票價卻高達30元,但即便是面對這種高票價,也有無數的觀眾對這部電影趨之若鶩。

火爆!

太火爆了!

短短几天時間裡,《泰坦尼克號》便如狂風過境,不僅是燕京的電影院,全國的電影市場都被這部電影掃的七零八落。

大船所過之處,寸草不生。

這種情況持續到4月10日,當天的《人民日報》上竟然發表了一張關於《泰坦尼克號》的新聞圖,上面寫道:

“耗資兩億六千萬美元的電影片《泰坦尼克號》已在我國各地上映,成為觀賞熱點。”

連《人民日報》這種國家級嚴肅媒體都破天荒的刊發了這部影片相關的新聞,可見電影的熱度之高。

這部影片所表現出的票房統治力和號召力,比之去年的《英雄》更勝一籌。

去年《英雄》上映,給國產電影的提了一把心氣。

《泰坦尼克號》的上映,卻再次將這股好不容易提起來計程車氣一拳打散。

眾多電影界人士面對著電影市場如今的形勢憂心忡忡,發出疾呼:我們應該正視與好萊塢的差距。

這回倒是沒人提“大片壟斷票房”的事了。

在大船肆虐的時候,林為民接到了一通來自海里的電話,電話內容不長,但內容卻極其敏感,林為民全程只應了幾句是,然後放下了電話。

他坐在那裡思忖良久,然後將老程和老周叫到了辦公室。

“我們得準備一份改制方案了!”

林為民只說了一句話,便讓老程和老周心中一驚,隨即又是一喜。

“上面同意改制了?”老程問道。

林為民並沒有立刻回答他的問題,而是猶豫著說道:“現在只是讓我們拿出一個方案來審一審,可行的話才可能繼續推動。”

老周說道:“這件事恐怕不是短時間內能夠促成的。”

“這是肯定的,改制是大事,更何況我們是事業單位。這一步邁出去,我們國文社就是在風口浪尖上了!”

老程和老周對視一眼,心中都明白林為民的意思。

自改革開放以來,國企改制持續了十幾年時間,但事業單位改制還尚未開啟,國文社如果真的率先在全國範圍內實行了事業單位改企,那麼無疑會成為國內改革開放潮頭最引人注目的浪花。

後世,這項改革本應該在2010年左右啟動的,但這個時空因為林為民對國文社的遠景規劃,主動向上級領導毛遂自薦,現在竟然有提前啟動的可能。

林為民三人在辦公室內開了半個小時的小會,決定臨時成立一個改制籌備小組,現在改制的事還處於保密階段,不能讓太多人知道,這段時間他們最要緊的就是完善改制方案。

早在去年向領導提出改制的想法時,林為民就一直在做這方面的準備,資料已經做了很多,但現在要向上面遞交,還是要慎之又慎,仔細推敲才行。

一週之後林為民代表國文社來到出版署,向署裡領導提交了初步的改制方案。

這份改制方案將會在這裡進行初審,而後再交由財政部國資局等多個單位層層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