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吃瓜偷家(第2/3頁)
章節報錯
《英雄》的排片不是靠搶來的,是影院主動加的,為什麼加?因為觀眾愛看!
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才是好電影。
我們文華對《英雄》的定位是中國第一部商業大片,《英雄》現在的成績足以證明我們走的道路是正確的,我想這也是為中國電影走出了一條嶄新的道路,拓寬了中國電影的發展路徑。
上週《英雄》剛剛在香江上映,預計八月份我們還會在米國上映,後續也會在更多海外國家上映。
我們的一些同行和媒體與其怨天尤人,不如想想怎樣提高自身競爭力,適應殘酷的市場競爭,為中國電影走向國際貢獻一份力量——燕京文華影視有限公司總經理於東。”
跟《文匯報》上那篇《大片壟斷影院排片對中國電影是巨大的傷害》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是旗幟鮮明的反對《英雄》,而《燕京青年報》上的《〈英雄〉為中國電影開闢出嶄新道路》態度立場同樣清晰明瞭,就是要支援《英雄》。
同時報紙上對於東的採訪內容更是不加修飾,打破了常規採訪文章的剋制,任誰都能看出其中的針對性。
這篇文章一出中國電影行業的火藥味逐漸瀰漫開來。
一個巴掌拍不響,前有《文匯報》,後有《燕京青年報》,兩篇文章針鋒相對,劍拔弩張的氣氛躍然而出。
《文匯報》的文章上有謝晉這個知名大導演炮轟,《燕京青年報》上也有於東文華影視這個影視行業重量級公司總經理的回擊,雙方一來一往,輿論瞬間便被帶動了起來。
這兩份報紙一南一北,兩個發聲者同樣代表了國內南北兩個派別的電影勢力,輿論風向一起,不少兩地媒體也紛紛下場。
今天這邊的媒體發個評論文章,明天那邊的媒體出個採訪稿,雙方或是明褒明貶、或是明褒暗貶。
短短几天時間,一場口水仗便驟然興起,打的不亦樂乎。
不僅僅是電影行業的圈內人在吃瓜,連原本不關心國產電影的很多普通民眾也關注到了這場隔著大江南北和報紙的罵戰。
有了關注,就有了瞭解的動機。
《英雄》的熱度再次被炒到一個新的臺階,連《鴉片戰爭》這部已經上映一個多月、熱度早已過去的電影也重回了大眾視野。
帶來的直接結果是《英雄》和《鴉片戰爭》兩部電影的排片均有所上升,這段時間上映的其他國產電影幾乎被趕盡殺絕。
《英雄》和《鴉片戰爭》的口水仗充分詮釋了一句話。
老大、老二打架,死的往往是老三。
不少身在其中的當事人在排片沒了之後才恍然回過神來,欲哭無淚。
吃著吃著瓜,家都被偷沒了。
他們憤恨的咒罵著,不過這回又多了一個新的物件。
“只是宣傳手段嘛,我跟謝導也是老熟人了,不至於這點深淺都沒有。你去院線裡瞧瞧《鴉片戰爭》的排片不是也增加了一些嘛!”
週五這天下午,韓山平約林為民去滕金賢那裡坐坐,第二天到了滕金賢家裡,他便詢問起了林為民報紙上的事,林為民只好笑著解釋了幾句。
《英雄》和《鴉片戰爭》的嘴仗打的火熱,一方的背後是國文社這個龐然大物,一方的背後是謝晉這個地位崇高的大導演。
真要是鬧的太僵了,並不是什麼好事。
滕金賢這次打電話來,也是受人所託。
《鴉片戰爭》的製片方之一是峨眉電影製片廠,這是老滕起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