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吃瓜偷家(第1/3頁)
章節報錯
九十年代,是紙媒的黃金時代。老百姓仍舊如同七八十年代那樣,對於紙媒保持著虔誠的信任。
但可惜,這幫媒體的素質和道德底線卻在短短几年時間內呈斷崖式下滑。
這其中當然跟某些帶頭攪屎棍有關係,一個老鼠屎就能壞了一鍋湯,但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市場調節的作用,博取關注度和銷量已經成了如今不少媒體和記者的第一要務。
林為民是眼看著這些年這些媒體如何墮落的,但這事不是他能管的。
《文匯報》向《英雄》開炮,不同於評論一般的電影,這部電影上映後的火熱程度遠超一般電影,不僅引起了電影行業諸多業內人的熱烈討論,也在民間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林為民是絕對不會讓這股輿論就這麼輕飄飄的過去。
這倒不是因為他生氣,市場競爭嘛,這都是大家各自施展手段,只要不是惡意抹黑和攻擊,都不是大問題。
主要是這股輿論關注難得,現在《文匯報》已經先開了炮,要是就這麼白白放過,實在是浪費了這一波輿論熱度。
莫不如雙方打打嘴仗,為各自的電影增加增加熱度,這樣一來就可以吸引更多的觀眾走進電影院了嘛!
在輿論引導這方面,沒有比經歷過後世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潮流的林為民更在行的了。
“好好,我明白了。”
於東接著電話,如同應聲蟲。
等結束通話電話後他坐在那裡思索了一會兒。
社長打來電話,指示他要儘快在權威性報紙上對前兩天滬上《文匯報》的一篇文章作出回擊,並且態度一定要強硬,其餘並沒有解釋太多。
《文匯報》上的那篇文章他也注意到了,《英雄》上映這些天,搶了不少同行的飯碗,挨幾句罵於東絲毫不意外。
他壓根沒想著要回應,可社長這通電話卻讓他迷糊了。
於東認識林為民幾年了,自詡對他是瞭解的,社長絕非小肚雞腸的人,《英雄》現在在市場上戰無不勝,按理說他們應該保持勝利者的姿態,儘量不要去理會這種輿論。
可社長的操作……
於東心中疑惑著,腦海中突然想起了以前在一起吃飯時林為民曾說過的話,那場飯局因為有劉燕明這個做廣告的在,大家自然而然聊到了現在日益火熱的廣告市場和花樣百出的營銷手段。
“現在跟以前不一樣了,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產品也要配上好的宣傳手段,眼球經濟嘛!”
眼球經濟!
這四個字在於東的腦海中炸開,他心中瞬間理解了林為民這通電話背後的含義。
想通了這背後的含義,於東立刻開始聯絡媒體。
兩天後,新一期的《燕京青年報》上市。
一篇標題為《〈英雄〉為中國電影開闢出嶄新道路》的文章堂而皇之的出現在報紙頭版上,這篇文章一經發出便引起了眾多電影圈有心人的注意。
“我們注意到最近有媒體和同行對《英雄》在影院排片上受到的優待有些意見,他們的心情我是可以理解的。
影院的排片資源就那麼多,《英雄》的排片多了,某些影片的排片就少了,他們發幾句牢騷也是正常的,但我對某些媒體和同行打著所謂‘為行業著想’的幌子謀求私利的行為很不恥。
《英雄》的排片多了就是對中國電影的傷害,他們的電影排片多了就是對中國電影有好處,合著他們就代表中國電影了?外國大片佔著影院排片的時候怎麼沒見他們跳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