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草根崛起(第3/3頁)
章節報錯
女強人這個詞,最近幾年剛剛流行起來,用到劉曉慶身上倒是很貼合。
突然出現的熟人,給了夫妻倆人一份談資,吃完飯後,他們又帶著小豆包前往首都電影院。
聖誕節剛剛過完文華影視的《不見不散》已經上映了好幾天,林為民一家三口來到電影院時是七點多,電影院的售票視窗還要排隊,可見這幾天的電影市場是有些火熱的。
林為民陪著家人看電影,也算是一次調研,他隨便詢問了幾個買票的觀眾,發現都是來看《不見不散》的,心中愉快起來。
進了放映廳之後,觀影人數並不少,幾乎達到了滿員狀態。
最近聖誕連著元旦,再加上《不見不散》的大力宣傳,觀眾們的觀影熱情持續高漲。
看過電影院的第三天,林為民接到了於東的報喜電話。
《不見不散》在全國範圍內上映7天時間,首周票房達到了1420萬元。
首周票房數字出爐,於東也第一時間將這個訊息捅給了記者,訊息迅速傳開,再次為中國影壇投下了一枚震撼彈。
這個票房對比前段時間橫掃電影市場的《美麗人生》和《有話好好說》仍有一些差距,但放在國內電影市場也是相當能打了。
《美麗人生》和《有話好好說》可都頂著林為民的名字,而且一個是進口大片待遇,一個是章藝謀作品,馮曉剛一個野路子出身的導演,獨立執導的第三部作品能夠取得這樣的票房成績,已經足夠驕傲。
同時,這也讓國內眾多同行對馮曉剛這個出身的導演,充滿了一種複雜的觀感。
他們羨慕他的電影所取得的票房,卻又不屑於他的電影取悅大眾的風格。
這種矛盾目光的注視,並沒有影響馮曉剛的名氣急速擴大。
去年《甲方乙方》上映,創造了6025萬元的票房。
今年《不見不散》上映,首周票房1420萬元,打破馮曉剛自己去年所創造的票房記錄似乎也不是什麼難事。
“馮曉剛”這三個字,似乎正成為中國電影市場上的一個票房保證,它背後所代表的,是一種能夠號令萬千觀眾的影響力。
而在此之前,擁有這種影響力的,無一不是獎項加身、影響力巨大的那些大導演們。
歷數國內的眾多大導演,謝鐵驪、謝晉、章藝謀、程凱歌……都是正經學院派出身,他經過了藝術院校的嚴格學習和培訓,拍攝的也是具有一定藝術性的電影,透過參加國內外的各種評獎活動打響自己在電影行業的名聲,受到官方的認可,然後逐漸收穫觀眾們的喜愛。
這種模式似乎已經成了大導演的必經之路。
可馮曉剛的出頭方式,卻是國內的眾多電影人沒有見過的。
他的電影不講什麼藝術,最大的作用就是逗人發笑,他也沒得過什麼獎項,沒有報紙對他連篇累牘的報道,有的只是電影觀眾一張張票根所疊加起來的票房號召力。
這種從最底層萌發出來的崛起,讓很多自詡藝術工作者的電影從業者感到一種彆扭,那是比他們對於馮曉剛電影票房羨慕嫉妒的複雜觀感更不爽的情緒。
馮曉剛這個憑藉著喜劇電影殺出重圍的導演,似乎成了中國電影圈的一個異類。
就在這個時候,新一期《大眾電影》上刊登了一篇名為《草根崛起,導演馮曉剛帶給中國影壇的啟示》。
作為國內群眾基礎最為深厚的電影刊物,哪怕這些年《大眾電影》的銷量持續下跌,但這份刊物對於電影圈的影響力依舊是舉足輕重的。
《草根崛起,導演馮曉剛帶給中國影壇的啟示》這篇文章一經發表,便在國內電影圈引發了眾多關注,隨之而來的便是激烈的爭論之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