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為他人作嫁衣裳(第3/3頁)
章節報錯
吃完午飯程早春和林為民帶上幾個同事,一路驅車來到大興。
後世大興是燕京的區,但那是2001年以後的事,如今這裡還屬於燕京周邊的郊縣,位於燕京正南方向,距離燕京二十多公里。
黃村印刷廠是村辦工廠,規模並不大,平時最多的業務是印刷萬年曆、掛曆、旅遊宣傳冊,產量也不高,廠房倒是很大。
考察完了印刷廠,程早春問林為民:“你覺得怎麼樣?”
“鉛印裝置沒那麼嬌氣,這裡地方夠用,交通也還算便利,主要是合辦工廠的規矩要定好。”
程早春點點頭,“我就是看中這規模小,我們能佔據掌控權。”
程早春是國文社社長,合辦印刷廠的事他是全權代表,簡單跟林為民溝通了幾句,他便跟村裡和鎮裡的幹部聊了起來。
黃村印刷廠規模很小,一年的產值不過百萬,盈利更是隻有不到十萬。
國文社收購新華印刷廠淘汰下來的鉛印裝置用的是廢品價,但拿到黃村印刷廠談合作就不是這個價了。
這一大批機器再折舊也得價值幾十萬,而黃村印刷廠總資產不過50萬。
最後經過一番談判,國文社以鉛印裝置作價60萬以及現金10萬入股,成了黃村印刷廠的大股東。
黃村印刷廠也不叫黃村印刷廠了,從此以後鳥槍換炮,改叫燕京國民文學印刷廠了。
新成立的燕京國民文學印刷廠因為有新華印刷廠那一大批鉛印裝置的加持,產能比以前翻了十幾倍,規模堪比一些市一級的國營印刷廠。
就是硬體條件寒酸了一段,不管是廠房、印刷裝置都透著一股“小米加步槍”的味道。
不過就如程早春所說的那樣,先解決有沒有到問題,再談好不好。
至少燕京國民文學印刷廠的成立,讓國文社將一部分印刷業務抓在了自己的手裡
短時間內,這裡可以國文社的重印書和通文社的印刷需求,節省不少成本。
未來如果發展的順利,未嘗不可以再擴大規模,上馬新裝置。
哪怕是發展的不順利,也不過投資十幾萬塊錢而已,一年節省出來的印刷成本都省出來,再怎麼都不吃虧。
有了屬於自己的印刷廠,不管是對國文社還是通文社都是一件好事。
合辦印刷廠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忙完的事,林為民在考察結束之後就沒有再關心這件事。
《九州英雄志》是國內第一部純正的武俠刊物,創刊號自七月中旬上市發售以來,就受到了廣大讀者的熱烈追捧。
尤其是雜誌連載的頭條作品《天下第一》,儘管第一期只發表了五萬字,但其宏大的故事架構、一波三折的情節和豐滿立體的人物形象已經徐徐展開,得到了無數讀者的喜愛,很多讀者特地給編輯部寫信,誇讚這部作品是近年來國內武俠當中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不遜於金古梁的作品。
讀者們的喜愛不是空口白話,反應到銷量上,《九州英雄志》一個月內三次加印,發行量達到了110萬份,打破了國內期刊界的創刊號銷量記錄。
國內期刊界的銷量天花板是《大眾電影》,單期最高發行量曾達到九百萬份之巨。而通俗文學刊物的天花板是《故事會》,單期最高發行量曾達到400萬冊。
不管是《大眾電影》也好、《故事會》也好,他們的銷量好歸好,但哪個刊物也沒做到過創刊號破百萬份的創舉。
通文社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新出版社,靠著《九州英雄志》的創刊號在國內出版界一戰成名,成為無數同業關注的焦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