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為他人作嫁衣裳(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的編輯風格與很多人不同,經常會為了作品更加優秀進行大開大合的修改,這種做法當然是吃力不討好,作品受歡迎了跟他沒關係,人家作家也不會領他的情,碰上不理解的作家甚至會惡語相向。
榮世輝敢於修改經手作家的作品,自身文筆自然毋庸置疑。
他一生創作極少,只在《當代》發表過《寓言五則》,《寓言五則》發表後燕京人民廣播電臺將這篇作品配樂廣播了一年多。1988年,這篇作品還獲得了全國優秀寓言獎。
林為民知道榮世輝退休之後除了偶爾給作家出版社做長篇的終審工作,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集中在了創作上,斷斷續續創作了上百篇寓言,但因為對自己的要求比較高,其中大部分都被他刪掉,僅剩下不到一半。
林為民相信榮世輝的創作能力和態度,所以答應解素臺,並不能算是完全的徇私。
又過了兩天,解素臺沒用林為民去取,而是讓兒子送來了書稿。
書稿很薄,薄薄的一份小冊子,林為民數了數,只有42篇寓言故事,每篇都短小精悍,總字數還不到五萬字,卻是榮世輝一生唯一的一部著作。
第二天上午召開編前會,會議由林為民主持,社裡各個編輯室主編出席。
“巴老的文集現在出到第十七卷,後面的佚文、創作談、書信和日子等,很多資料蒐集起來比較困難,我們編輯室的想法是打個廣告。”
說話的是汪仰晨,他在社裡不算什麼領導,但資歷夠老,為人勤懇,多年來一直是巴老的責任編輯,哪怕如今已經年過七旬,但巴老的作品也仍是由他負責。
五十年代末,國文社曾出版過巴老的文集,當時只有14卷,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巴老的創作仍在繼續,所以文集的更新也成了必然。
林為民說道:“讓《當代》幫忙發個徵集信吧。”
賀啟智點點頭,“沒問題。”
“外文室的那套《童話之林》我審了一遍,沒什麼問題,書稿會後我讓小張給你們送過去,抓緊時間排版付印。”
“對了,老賀,我看有不少讀者都反應《當代》今年的封面丟了傳統,一味的用深色背景,圖案花裡胡哨,讓人看著不舒服。你們編輯部跟設計那邊溝通一下,刊物要改動,推陳出新是好事,但是不能不顧及讀者的感受。”
林為民有條不紊的與各個編輯室主編溝通著,等到會議結束,眾人散去。
“李新!”林為民叫住了當代文學一編室的李新。
“總編,什麼事?”
林為民將榮世輝的那份寓言集交給他,“這是榮老師生前的作品集,你們編輯室審校一下。”
李新立刻想到了前幾天榮世輝的去世,知道林為民肯定是受了人情所託,“好,我這邊儘快。”
開完了會,中午吃飯的時候,程早春和林為民坐在一起,問道:“下午有沒有時間?”
“什麼事?”
“印刷廠找好了,下午你要是有時間就跟我一起去看一下。”
“好。”林為民答應道。
前段時間新華印刷廠要淘汰落後的鉛印裝置,國文社花了不到五萬塊錢就買下了這些裝置。
但國文社沒有印刷廠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找人合作。
國營印刷廠肯定是不行的,所以程早春把目標放到了鄉鎮企業上。
找了快一個月時間,終於相中了一家大興的村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