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青年報》刊發大學生的投書到TZY發起中國青年志願者行動,已經是五月下旬的事了。

《一個都不能少》除了在大學生群體當中引發的廣泛且熱烈的反響,在整個讀者群體當中所產生的影響力都是巨大的。

跟林為民以前那些著筆濃重、風格獨特的小說,《一個都不能少》的風格樸實無華,有很多讀者在初讀之時都有些許的不適應,但絕大部分人在看完整個故事後,心中都會受感。

這個現象也是林為民被評論界詬病最多的地方,這部小說有刻意煽情的嫌疑。

憑心而論,林為民在創作的時候確實有一點私心,他寫這部小說就是希望能夠讓“希望工程”的名字更加深入人心,有了國民性的影響力,對於基金會和希望工程未來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意外鼓動了萬千有志大學生投身貧困地區教育事業,這是林為民萬萬沒有想到的,這股風潮也反向助推了《一個都不能少》發表後的影響力。

而林為民最開始的目的,也在這股出人意料的風潮下順利達成。

“大學生該不該到貧困地區支援教育”,已經逐漸成了全國性的大討論。

在這樣的背景下,刊發《一個都不能少》的第四期《當代》,在一個半月時間內銷量便突破了260萬冊,並且銷量還在以每天數萬冊的成績在高速增長。

誰也不知道這一期刊物的銷量終點會停在哪裡,但大家都知道,只要這一波討論潮不結束,第四期《當代》的銷量就會一直朝著更高的位置邁進。

銷量越多,證明看過的讀者越多,小說的影響力也越大。

林為民在小說中所夾帶的私活,就以這樣的形式逐漸在全國的億萬讀者當中深入人心。

“嘿呀,為民啊,你這回可是幫了我們大忙啊!”

鄭國傍晚帶著妻兒登門來林為民家蹭飯,見到林為民便眉開眼笑。

“變化有這麼明顯?”林為民問道。

“就是這麼明顯!”鄭國臉色興奮,說道:“你知道嗎?《一個都不能少》發表的這一個月時間,我們基金會接受的捐款金額突破了五百萬!這可是五百萬啊,我們基金會之半年也不見得能收到這麼多的捐款!”

鄭國的臉上寫滿了感嘆,“我真是沒有想到,你這部小說竟然能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力。”

林為民縱橫國內文壇這麼多年,每次作品發表都能引發非常大的關注和討論,但這次《一個都不能少》的不同之處是在於,這部小說是林為民刻意為之,為的就是能夠幫助基金會和希望工程的名聲能夠聲入人心。

鄭國驚歎的不僅是林為民在文學創作上的傑出能力,更驚歎於他在讀者那裡的強大號召力。

“也就是剛開始大家熱情高一點,還是要看長時間的變化。”林為民說道。

鄭國頷首道:“那倒是。”

“不過,有一個已經能夠看出來的長遠變化。”鄭國道。

“什麼長遠變化?”

“以後希望小學不會缺老師了!”鄭國笑道。

《一個都不能少》發表一個多月時間,廣大青年學子投身教育事業的熱情極度高漲,TZY因勢利導推出了中國青年志願者行動,引起了無數有志學子的熱烈響應,報名者成千上萬。

希望小學的教師資源一直是個困擾基金會的老大難問題。

首先第一個問題是民辦教師們的教學能力,這些民辦教師很多都是初中、甚至是小學畢業,教學水平相對而言比較低。

第二個問題是留不住人,這些年改革開放,農村地區跑到城市打工的人越來越多。在鄉村小學教書的民辦教師待遇普遍不好,還經常性的拖欠工資,有更好的賺錢門路,誰願意去當清苦的民辦教師?

現在好了,有了中國青年志願者行動的支教活動,每年都會有成千上萬名大學生投身到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這些學生既有學識,又有熱情,一定會改變包括希望小學在內的很多鄉村小學的教學面貌。

“確實,這件事我也沒想到。”林為民笑道。

不管他擔心與否,從大方向上來,能有這麼多學子前往貧困地區當老師,這到底是一件好事。

“還有一件事,伱聽說沒?”鄭國一臉神秘的問道。

“什麼?”

“TZY和教育部打算替你搞個作品研討會。”

林為民滿臉意外,“你聽誰說的?”

“廢話,還能聽誰說的?我們基金會頭頭就是團團的領導!”

林為民一拍腦袋,“嗐,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