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譭譽參半(第3/3頁)
章節報錯
跟大家預想的差不多,譭譽參半。
讚許的說這部刻畫了人性的多變和複雜,揭露了官僚主義的虛偽,諷刺了愚蠢落後的道德觀,深刻的批判了人性的醜陋和從眾心理。
批評的則說這部是譁眾取寵,高高在上的站在人民群眾的對立面,企圖以虛構的事實來離間人民群眾樸素的階級情感。
林為民看了不少讀者來信,其中著重看了批評他的那些,看完之後只能無奈的搖搖頭。
這些批評聲當中,幾乎無一例外都是批評他把高老師的悲劇歸咎到某一個群體身上。
不作為的官僚、不明真相的群眾、幫親不幫理的親朋、撒謊成性的胡桃……
可實際上,林為民在當中完全沒有傾向性的批判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群體,在這場狩獵高老師的行動當中,所有人都各有分工,他們只有兩個身份,要麼是兇手,要麼是幫兇。
那些企圖站在自身角度批評林為民和這部的人,無非是被這部的內容刺痛了,產生了應激反應。
心虛的人,總會習慣性的自己對號入座。
隨著時間的流逝,《狩獵》發表產生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反饋也不僅僅侷限在讀者來信當中,報紙、文學評論雜誌上的開始不斷出現。
跟《燃燒》發表後文化界的一片罵聲相比,這次文化界不少人對林為民卻是誇上了天。
反之,上回把林為民好一頓誇的官方媒體和普羅大眾,對林為民和《狩獵》的批評卻不絕於耳。
原因也很簡單,《燃燒》的態度是旗幟鮮明的left,而這次的《狩獵》又帶有明顯的right傾向。
所以,《狩獵》發表後的輿論情況幾乎是上次《燃燒》發表後的大翻轉。
對於林為民這種反覆橫跳的作死舉動,很多人不能理解,又或者乾脆罵他就是個騎牆的兩面派,哪邊風向大就往哪邊倒。
可實際上,林為民寫書從來不看什麼風向,也不會把人的思想簡單的劃分為left和right。
外界的輿論還在不斷的擴散,林為民的生活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週末,石鐵生夫妻倆來恭儉衚衕看望陸遙,林為民也來了,大家自然免不了聊到《狩獵》。
現在外面對於這部的討論越來越多,褒揚和批評的聲音都有,最為有趣的是輿論的風向剛好跟上次《燃燒》發表之後來了個對調,所以大家很好奇林為民現在的心態。
“有些人越是跳腳,就證明他們越是心虛。不是匕首,也不是槍炮,能把這些人炸出來,只能說明他們平時肯定沒少幹虧心事。”林為民帶著幾分調侃的語氣說道。
陸遙笑道:“為民這話說的不錯。我看完這部,最大的感受是後怕和不寒而慄,包括替高老師和張薔委屈的情緒。如果有人在看完這部後的第一反應是認為他捱罵了,那隻能證明這個人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林為民聞言點了點頭,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
每個人閱讀都會有代入視角,第三人稱的寫作方式,正常的讀者一般代入的都會是主角,放在《狩獵》當中,這個視角自然是高老師的,讀者們會替高老師憋屈、憤怒、咆哮。
在這樣的情緒下,有一定閱讀經驗和素養的讀者可能會跳出高老師的視角去審視作品,但他們更多的也是一種總體感受,比如陸遙所說的後怕和不寒而慄。
因為每個人都可能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每個人在強權面前都可能是弱者。
所以,那些一上來就把自己代入到圍觀群眾視角的人,思想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當然了,也不排除有那種總是高屋建瓴的高人,他們總能從一部普普通通的文學作品當中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面對這種人,你即便是寫一首詠鵝出來,他也能給你定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