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先生,《情人》能夠首發於《八方》上,你們應該感謝羅浮先生的面子,每字五米分的稿費標準也是看在他的面子上。”

林為民的語氣中帶著幾分不耐,聽在古蒼梧的耳中卻覺得這人口氣大的出奇。

他對於林為民的瞭解並不多,《八方》發表《情人》是羅浮居中聯絡,只知道林為民是內地頗有名氣的青年作家。

可是內地嘛,這個年代人均工資才幾十塊錢一個月,稿費標準他也知道一些,千字幾塊錢而已,朋友給的千字十塊港紙低是低了一點,但畢竟是轉載,不可能跟首發相比的。

“林先生,您再考慮一下。”古蒼梧還沒有意識到林為民的不爽,繼續勸道。

“不需要了,沒什麼事就這樣吧。”林為民說完便結束通話了電話。

“喂,林先生,林先生……”

香江,九龍,民裕街41號,凱旋工商中心的《八方》編輯部內。

古蒼梧手持著電話聽筒,還沒從突然被掛電話的意外當中回過神來。

“怎麼樣?什麼情況?”一旁的程易秋問道。

古蒼梧將電話聽筒放下,苦笑道:“沒同意,掛了。”

“嫌棄價錢太低?”

剛剛的通話,程易秋大部分都聽到了,只是沒弄明白最後為什麼突然掛了電話。

古蒼梧點點頭,“這位林先生,脾氣有點大呦!”

程易秋道:“千字十塊港元,不低了!”

古蒼梧沒好氣道:“放在內地當然不低。人家肯定是瞭解我們香江這邊的稿費行情的,所以才會聽我說完之後,掛電話掛的那麼果斷。”

“這個人,太貪心了!”程易秋搖頭道。

古蒼梧無奈的搖搖頭,這位老友,自從當了《星島晚報》的副主編之後就有點走火入魔了,絲毫也看不出文人的脾性來。

《星島晚報》是《星島日報》的副刊。《星島日報》於1938年在香江創刊,同年增設《星島晚報》,《星島日報》發行幾年便成為香江的大報之一。

到了六十年代,《星島晚報》也發展成為讀者最為喜愛的晚報之一,很多上班族在下班時候幾乎是人手一份。

彼時香江的交通還沒有海底隧道,過海要靠渡輪,看報紙就成了渡輪時打發時間最好的選擇。

那些年很多香江作家都以在《星島晚報》發表作品為榮,名家如林,劉以鬯、黃思騁、南宮博、任畢名、翠瑩等,與當時擁有梁羽生、阮朗、葉靈鳳、夏易的《新晚報》可謂一時瑜亮。

而且較諸《新晚報》,《星島晚報》這個副刊的作風更加開放。

灣島著名美女作家郭良蕙的《心鎖》,因為對於兩性關係描寫極為露骨,而被當時的灣島列為禁書。

《星島晚報》卻大開門禁、照發不誤,也正是因為《心鎖》在描寫男女關係方面的大膽,一經發表後便在香江引起轟動,《星島晚報》在短時間內便銷量倍增。

到了八十年代,香江報刊行業正值鼎盛時期,報刊雜誌多如牛毛,競爭必然比以前更加激烈,為了保住市場份額和讀者,各大報刊自然是想盡辦法,《星島晚報》也不例外。

古蒼梧對林為民說轉載請求是應讀者要求,其實並不是這麼回事。

實際上是前幾天程易秋這個《星島晚報》的副主編在看到《八方》上的《情人》後靈機一動的結果。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