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今天聚會不是因為有客人,而是因為下午搬來了個新鄰居,名叫鄭國。

他住進了還空著的302,是豫南人,一聽口音就能聽出來。

後樓這裡人來人往,大部分都是來改稿的作家,住的時間短則個把月,長則半年一年,是個交朋友的好地方,但總不免多了些離愁。

今天是來了新朋友,大家有了由頭喝一頓大酒。明天朋友要走,還得喝一頓。中間間或誰寫出了好作品,有了好訊息,還得喝,當真是熱鬧非凡。

林為民跟幾人聊了一會兒,象徵性的喝了幾口酒便回到自己的宿舍。

他明天還得上班,可沒有精力跟他們幾個熬大夜。

人文社有些規矩,比如新來的大學生要去校對科實習一年,林為民是個空降兵,沒有享受到這個待遇,他是直接上崗成了初審編輯。

林為民心中是頗為遺憾的,不為別的,據說校對科美女如雲。

而且這個年代的美女跟後世不一樣,人家以有文化為榮,林為民要是真去了校對科,那真叫群狼環伺。

稿件的審閱工作一般是三審制,初審編輯審閱一遍覺得沒問題,提交到老編輯那裡二審,二審透過再提交到主編那裡進行終審。

倘若三審都透過,那麼就意味著作品可以發表了。

人文社這裡還有點特殊,上面還有個總編韋君怡,但凡有臉孟偉哉和秦兆陽都拿不準的稿子,還得經過總編韋君怡那道關。

林為民現在乾的工作就是初審,屬於在田間除草,將那些混跡在好苗子當中的雜草進行剔除。然後交由老編輯澆水施肥,最後由主編進行收割。

除此之外,讀者來信、登記來稿也是他的工作內容。

工作很多、很雜,但很充實。

《當代》編輯部的工作環境很純粹,沒有勾心鬥角,沒有爾虞我詐,即便是忙了一點,但林為民仍覺得很舒服。

馬上進入十二月份,《當代》的“諜戰風雲”專輯如期上市了。

這天中午,趁著午休的時候,林為民特意跑到了新華書店,想看看《當代》這期專輯的銷售情況。

“同志,新上的《當代》還有嗎?”

“沒了。我們正在調貨,你可以明天再來看看。”

“不用了,謝謝。”

走了兩家新華書店,林為民又跑了兩個書報攤,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是專輯的原因,這一期的《當代》賣的特別好,才上市第一天書店和書報攤上就已經賣了大半,有個別的直接空了。

林為民心中升起一股成就感,不僅因為他的《懸崖》發在這一期壓大軸,也因為他策劃專輯的成功。

下午的時候,秦兆陽接到了書店和郵局的電話,這一期專輯的銷量大超預期,首印的印數恐怕不會撐過三天,催著《當代》加印。

這樣的好訊息頓時讓編輯部的氣氛為之一振,明年年初就要改版的訊息已經確定,這一期專輯就相當於是一次試水。

看這個樣子,明年雜誌改成雙月刊之後,銷量肯定會節節攀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