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二這連吃帶喝,還不忘訛角色的作風,已經頗有他幾年之後的無賴風采。

為了劇本的事,林為民前前後後請了他五頓館子,一個月工資吃了進去。

林為民現在的收入可不低,光是工資就有56塊錢,他是按照大專院校畢業生的待遇進《當代》的,除了工資,月獎是7塊錢。

除了這些,他前段時間加入了全國做鞋,每個月可以從做鞋領到23塊5毛錢的補貼。

這樣算下來,林為民現在月收入達到了86塊5毛錢。

放眼八十年代初,這個收入絕對屬於高收入人群了。

一個月五頓飯造了八十多塊錢,只能說陳小二的心都是黑的,就這還敢要角色。

大概是良心發現了,又或者是為了林為民答應的角色,今天陳小二主動掏錢結了賬。

“沒看出來啊,你小子也有主動結賬的一天。”

陳佩斯歪嘴一樂,“這不剛發工資嘛!”

林為民心想我信你個鬼,眼瞅著月末,你們單位這個時候發工資就不怕被打死嗎?你以為現在的單位是後世那幫黑心資本家啊?

別管是不是剛開工資,好歹是結了一回賬,證明陳小二的人品還是有搶救的價值的。

臨走前,陳佩斯還不忘叮囑林為民道:“我那角色你可別忘了,寫出來我請你吃飯。”

帶著幾分醉意,林為民回到了人文社。

人文社的地址是朝內大街166號,對於很多文學圈的人來說是個神聖的地方。

院裡前後兩棟樓,還有東、西配樓,幾乎將這裡圍成了一個圈,只在西配樓北端有一個缺口作為進出院的通道。

前樓一共有五層,一到四樓是從中間分開分開的,東面是人民出版社,西側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前樓東西兩側的職工們以“人民”和“文學”來稱呼彼此。

《當代》在後樓的二樓,後樓有《當代》,也是整個人文社的招待所。

在八九十年代,無數的作家都曾在這裡揮灑過汗水。

林為民的宿舍在301,整個三樓幾乎都是住在這裡的作家或者青年編輯。

他走在走廊上能聽見兩邊宿舍的聲音,因為住的近,大家很多時候都是有飯同吃,有酒同喝的,不管誰的朋友來了都得喝一頓。

今天304房間的聲音特別大,應該是來朋友了。住在304的作家姓於,平日裡大家就管他叫於子,身材矮胖,很會燒菜。

也因為做飯燒菜這個特長,他的宿舍成了大家聚會去的最多的地方。

那喧鬧的聲音中最大聲的,林為民能分辨出來,應該是307的老張。

老張長得高高大大,是個典型的魯東大漢,長相很有威嚴,唯一的缺點是怕老婆,他們家的飯每天都是他在做。

他這人酒量很好,酒後嘴瓢,每每講起往日的經歷,版本都不一樣。

他喝完了酒還有個愛好就是跟304的於子比人品,比來比去,大家只能給出一個半斤對八兩的評語,讓兩人頗為鬱悶。

林為民本沒打算去湊熱鬧,冷不防304的房間門突然被開啟,於子一見林為民立刻熱情的將他拉進了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