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傢伙從入學開始到最後“畢業”,最少也要四五年的時間,而最新的一批培養計劃已經制定了九年之久!

也就是說,這幫小子要吃王府至少五年的閒飯!

千萬不要以為這不算什麼,尤其是李元嘉身家那麼豐厚,養幾十個小孩子不算什麼。別忘了,他們可都是王府的奴僕,每天裡不幹活光吃閒飯,而且還要吃好喝好穿好,過的跟普通富戶人家的少爺一樣!

不光能吃飽,還能吃得好!

對於這些正在長身體的小孩子,李元嘉可是從來都沒有吝嗇過,除了每天吃到飽的糧食之外,三天一頓肉,吃到撐的那種供應方式!還有蛋、奶之類的東西,也是時不時的拿去給它們開開葷,這待遇絕對是頂級的水準。

而且錢還是小事情,更不要說這要冒著多大的壓力了。

要知道,就這些學生們的待遇,別說外面人說什麼,就是王府的下人們,有幾個服氣的?

要不是韓王府就是李元嘉的一言堂,就連房奉珠在這方面也從來不敢說些什麼,恐怕早就因為這件事情鬧翻天了!

這樣的一個學生,損失了能不心疼?

所以當初決定是不是派人跟著去西域的時候,李元嘉真的猶豫了很久,左思右想不捨得,生怕在路上或者戰場上折損了一個或者更多。畢竟從長安去高昌數千里路,走過去幾個月,回來又是幾個月,加上還要上戰場,誰知道會發生什麼?

甚至都不用刀槍,或許只需要一場雨,一次偶爾的失足,就能讓他們永遠回不來了。

不過糾結了許久之後,李元嘉最後還是下定了決心——沒辦法,他實在是太需要這次征討高唱之戰的各種資料了,以至於根本就無法放棄這一次機會!

這一次的高唱之戰,對於李元嘉的計劃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或許從短期來看,無非就是一個清創縫合術的有效性問題,還有就是對烈酒、清水、高溫蒸煮等作用的肯定,但是對於李元嘉的長遠計劃來說,這裡面意味的東西就多了。

細菌論的設定,必須要站在這些資料之上!

因為這個時代沒有真正的科學,現代醫學更是萌芽都還在歐洲的土地下面埋著,所以指望著大唐的君王和高官們相信自己,或者說讓大唐的醫學界認可這種方法,就唯有用資料來說話——是的,九成宮傷兵營中的那幾十個傷病員,根本就不具備太大的說服力!

在很多的穿越中,主角光環實在是太驚人了,往往用一種現代醫學的理念救活了一個人,就能一下子讓所有人都信服,甚至就連孫思邈等古代的醫學大牛驚為天人,這種想法在李元嘉看來是何等的臥槽?

沒有理論體系的支撐……不,應該說當時代的車輪還沒有碾到恰當的時機時,救活幾個人或者幾十個人,有個毛用?

未來歐洲的那些現代醫學先驅們,比如說英國人,現代外科消毒技術的鼻祖李斯特,明明用石炭酸消毒法救活了那麼多的病人,可是他得到的是什麼?還有比他更早的塞麥爾維斯,就因為告訴別人產婦容易得產褥熱是因為接生的醫生們從來不洗手,最後被送入了瘋人院……

所以想要有說服力,唯有大量的資料,讓人無法忽視的資料!

而且還必須要藉助自己大唐親王的身份,以及這個中國歷史上最為開放,也最為活躍的思想風氣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