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放到千年後的辮子王朝,就算他貴為親王,見了皇帝恐怕也只有跪著和站著兩個造型可以擺,更別說還能在皇帝面前喝茶什麼的了……

你還別說,這杯清茶的味道不壞。

而看到李元嘉略微有些意外的表情,除了李世民眼中略顯得意之外,其他三位大佬同時神色一動,心中各有不同的思緒。

反正房玄齡嘴角一彎,眼中閃過了一抹喜色。

雖說玄武門事變之後皇帝對待自己的兄弟們都極好,但是像韓王這般,入宮之後還特意讓人準備清茶,在房玄齡等人看來可是非同一般的恩寵!

然後在三位重臣的目光注視下,李世民開口道:“韓王,今日宣你入宮,主要便是為了那翻車之事!”

“嗯。”

微微點頭,李元嘉立刻便挺直了身子,做出一副認真傾聽的模樣。

稍微頓了一頓之後,李世民接著笑道:“一百個木匠,一個月造出三百臺翻車,比之宮中的大匠們速度還要快上兩三倍……說實話,當初韓王說出這個數字的話,朕是真的不怎麼相信的,哈哈。”

“韓王天縱之才,臣也是佩服萬分!”

聽了皇帝的話之後,長孫無忌也笑著點了點頭,看向了李元嘉:“不過臣一直都不是很明白,大王到底是使了什麼法子,能讓匠人們造出那麼多的翻車?”

“呵呵,其實說來也很簡單。”

微微一笑,李元嘉就把流水線和標準化的原理給細細解釋了一遍。

流水線其實非常好理解,無非就是把原來一個人要做的事情分給了十幾個人去做,每個人都會因為熟練的緣故大大提高速度而已;至於說標準化就更簡單了,意思就是每個人做出來的零件都可以通用,反正就他們做的翻車而言,精度差一些也完全夠用了。

李元嘉說的簡單,一眾人理解起來也不難。

都是人精,沒有一個腦子笨的,所以搞明白李元嘉這個最粗糙版的解釋毫無壓力。唯一難點在於如何分配那些木匠和雜役們,讓他們的配合達到最高的效率,這就涉及到稍微複雜一些的計算,對幾個老傢伙來說就有些難度了。

好在李元嘉也不需要講得太清楚,只要他們明白這個意思就足夠了。

等李元嘉說萬,拿起杯子又喝了口誰潤喉嚨的時候,魏徵在一旁開口了:“大王,聽起來似乎不難,為何之前卻花了半年多的時間?如果只是教會匠人們製作一兩個部件的話,應該很容易的吧。”

“不錯,學會是很容易,但是工坊裡可不只是教會了他們這個。”

聳了聳肩,李元嘉笑道:“他們還要找到製作每種部件的最佳人數,以及最後負責裝配的人數,同時還要改進木匠們使用的工具,讓他們學會嚴格按照規定的長度來製作配件……說實話,這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李元嘉也是真心的頭疼。

如果事情放在一千多年以後,別說找一百個專業的木匠,就是找一群初中生過來,最多兩個月時間也就夠了,其中半天時間用來讓他們明白原理,剩下所有時間來學習木工活兒。

但是放在這個時代,想要教會一幫大字不識一個的糙漢們重新學習長度單位,然後讓一個只經過簡單培訓的傢伙來協調一百個……不,應該說是兩百個人來形成一條完整的流水線,難度簡直是難以想象!

人數越多,就越難搞。

所以聽了他的話之後,房玄齡頓時眉頭一皺,沉聲道:“大王,如此說來的話,想要讓更多人造出更多的翻車,豈不是依然要花很長的時間?”

“不,不一樣的。”

想了一下之後,李元嘉搖了搖頭笑道:“如果再給我一百個木匠和一百個小廝,最多隻需兩三個月就能讓他們達到同樣的水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