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都不重要,關鍵是這種稻穀成熟的時間!”

眯著眼睛笑了笑之後,李元嘉耐心的給自己管家解釋道:“本王也是偶然在一本書上看到的,說是交趾更南方的地方有一種稻穀,耐旱、耐澇,更重要的是從種下去到收穫只需要兩個月……也就是說,如果先種了這種稻穀,等到成熟之後還可以種上一季晚稻……”

“噝……”

聽到這裡的時候,韓路成哪裡還不明白李元嘉的意思?一口冷氣吸進去,臉色瞬間大變:“大王,您……您的意思是說一年可以收穫兩季稻穀?!”

說出了這番話的同時,韓路成覺得自己像是在聽神話故事。

一年兩季?

如果這是真的,豈不是說可以收穫雙倍的糧食?

而看到韓路成臉上驚駭的表情,李元嘉咧嘴一笑,很能理解對方此時的想法——對於這個時代的中國人來說,一年兩季的概念確實太誇張了!

春播秋種,數千年的習慣啊。

千萬不要忘了,這是唐朝,一個徹徹底底的農業社會。

可以說整個國家和社會,以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口,一輩子都圍著土地在轉悠;其他的人中大多數也是為了土地服務,或者乾脆就是保護這些土地。而且因為這年頭粟米等作物的產量極低,一畝地下來不過幾十斤的緣故,普通百姓往往辛苦勞作一年還吃不飽肚子,苦不堪言。

對他們來說,什麼都比不上糧食重要!

如果知道了這世界上還有如此神奇的稻穀,可以讓他們一年種上兩季的話……

反正聳了聳肩之後,李元嘉輕笑道:“我剛才說了,這都是在一本書上偶然看到的,是不是真的並不能確定。不過……如果是真的呢?用一千貫來試一下,就算是假的也不過損失一點錢而已,可如果是真的呢?”

連著聽到他說兩句“是真的呢?”,韓路成覺得自己都要瘋了!

這樣的稻種,自己還嫌一千貫給的多了?

從始至終韓路成都沒有懷疑過大王話裡的真假,因為從當年的曲轅犁開始,到後面的玻璃、造紙、活字,以及天竺數字、棉花等等,凡是大王從書中看到,並且堅持去做的事情,可曾有失敗的?

所以連著深吸了兩口氣之後,韓路成立刻點頭道:“我明白了,大王,此事我會親自交代下去的!”

如果是真的?

那可就是翻了天的大事了!

反正在韓路成看來,如果自家大王真的能搞到這種稻種的話,那可是比曲轅犁、翻車等加起來還要大許多的功勞!

北方不說,江南道應該有很多地方可以種的吧?

看著不停變換臉色的管家,李元嘉呵呵一笑,放下了心來。

還是那句話,這是唐朝!

想要提前幾百年從越南南方拿到占城稻的稻種,說實話還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除了上千貫的賞金之外,恐怕還需要很長時間的等待,就像當年的棉花種子一樣!

所以舔了一下嘴唇之後,李元嘉開口吩咐道:“此時不急,就像當初找棉花種子一樣慢慢來就行……呵呵,不過你也別忘了,回頭派人去一趟江南,讓他們好好的打聽打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