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印書(第2/2頁)
章節報錯
平時為了完善活字印刷技術,李忠他們也沒少嘗試,但是限於活字的數量和油墨、紙張的成本,每次嘗試幾乎都是用一張紙而已。
但是如果只印一張紙的話,他們可看不出活字印刷的好處。
或者換句話說,每次都是李元嘉告訴他們,活字印刷遠比雕版好得多,但是對於李忠等人而言,卻根本就無法看到這一點,只能憑空想象。
想要試一試,倒也是無可厚非。
而且一直以來李元嘉都在鼓勵他們大膽一些,有想法可以放心的說出來,所以才有了今天這個請求。
“唔……”
沉吟了片刻之後,李元嘉眉頭一挑道:“如果想要印一本書的話,你們現在已經做出的活字可就太少了吧?”
深吸了一口氣,李忠點頭道:“是的,大王,印刷一般的書肯定是不夠的。不過如果我們確定下來一本字數少一些的書,並且只是把裡面的字全都做出來的話,應該用不了太久。”
“嗯,這倒也是。”
想了一下之後,李元嘉認同的點了點頭。
這是古代,用文言文的時代。
早期為了減少刻字的工作量,或者減輕竹簡的重量,後來是為了節省筆墨紙張,老祖宗們拼命的想用最少的文字表達出最多的意思,所以誕生了文言文。有了文言文,古代的圖書就變得非常的“節省”,往往整本下來也沒有多少字。
比如說《論語》,全書不過萬把字而已。而更少的還有《道德經》、《大學》和《中庸》等,都是幾千字的短文。
而且這裡面的文字,大多數都是重複的。
這樣算起來的話,李忠他們的工作量還真是不算很大。畢竟他們已經做出了最常用的兩百多個漢字,剩下那些沒做出來的,只要能鑄造出一個就能用了。
所以又沉吟了片刻之後,李元嘉點頭道:“既然你們想試一下,那就找一本書試試吧……算了,你們先準備著油墨和紙張,過幾日我告訴你們印刷什麼。”
心中一動,李元嘉臨時改變了主意。
不過聽李元嘉這麼一說,李忠頓時有些著急:“大王,我們想找個薄一些,字數少一些的書來印,如果字數太多的話,我們這邊的活字可能不夠……”
“呵呵,無妨。”
不等他把話說完,李元嘉就擺了擺手道:“我會給你們找一個字數少一點的書來嘗試的,不過既然想要試一下,如果只印個幾十上百本,並沒有多大意思,找本常用的書多印一些最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