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印書(第1/2頁)
章節報錯
早先的《數學》六冊,使用雕版印刷的。
不光是因為活字的數量還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那些阿拉伯數字以及各種各樣的公式,根本就不是這個時代的活字能夠排出來的,所以哪怕明知道刻制數百張雕版印刷《數學》對於自己來說是個大虧特虧的買賣,李元嘉也只能忍痛花了這一大筆錢。
因為他有一個夢想,夢想著有一天《數學》能賣出去上千冊,甚至上萬冊,這樣就能把雕版的錢給賺回來。
雖然現在只賣出了……不,應該說是連送帶賣出去了幾十本,但是李元嘉依然保有著希望。他希望有一天,當李泰發現了阿拉伯數字的精妙之處後,能夠像現在的韓王府一樣,在魏王府使用這種數字;他也希望將來的梁國公府、盧國公府,還有舅舅那邊的郢國公府上,都能重視起來,最終成為阿拉伯數字攻下的第一批橋頭堡。
到了那個時候,這一套已經小心儲存起來的雕版,將會派上大用場。
至於說活字印刷術,說實話最開始的時候李元嘉確實有很多想法,甚至有全力發展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從而徹底推動華夏文明飛速發展的念頭。畢竟在歐洲的歷史上,金屬活字的出現改變了太多太多,李元嘉並不認為把這項技術放在中國就起不到同樣的作用。
想想看,昂貴的書籍變得便宜起來,只有原來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的價格,將會發生什麼?
但是很遺憾,李元嘉很快就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想的太簡單了。
當他讓人去嘗試製作泥活字、木活字之後才發現,這些玩意兒玩一個概念還行,少量的嘗試一下也沒問題,但是想要大規模印刷,取代雕版簡直就是扯淡。
唯一的可能,只有金屬活字。
但是想要讓金屬活字真正走上歷史的舞臺,李元嘉必須要面臨三大難關:一個是找到最佳配比的合金和油性墨水,這是金屬活字能夠使用的基礎;其次就是金屬活字使用時的數道難關,包括如何快速的排版,如何讓活字全部處在一個水平面上等等,這個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摸索、嘗試;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解決金屬活字的巨大成本!
金屬活字的合金本來就成本巨大,更別說還要花費心思把它們鑄造出來。就算在李元敬愛的指導下,鐵匠們終於找到了陰陽倒模的技術,但是每造一個活字的成本依然巨大。
這種情況下,全世界恐怕也就李元嘉一個人才會堅持下去了。
但是為了不讓自己破產,他也只是讓李忠他們慢慢的鑄造活字,積累經驗,同時不斷的改進工藝、技術,儘可能的降低成本。
但是他怎麼也沒想到,李忠這次突然提出用活字來印刷一本書!
所以在愣了一下後,李元嘉雙眼一眯道:“說說看,你們為何想要用活字印刷一本書?還有,排版和固定的問題都解決了?”
咬了咬嘴唇,李忠沉聲道:“回大王的話,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做出了兩百餘字,四千多個活字,數量已經積攢了頗多。但是一直這樣幹做的話,終究還是難以得窺活字印刷的全貌,所以……”
“所以你們想試一試,看看這東西到底好不好用?”
聽了李忠的這番話之後,孫鵬心中瞭然,然後似笑非笑的反問了一句。
“咕咚!”
嚥了一口吐沫之後,李忠一咬牙,點頭道:“是的,大王,我等斗膽,想要印刷一本薄一些的書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