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路邊的大樹下面,李元嘉茫然的看著遠方的天空,兩隻眼睛徹底的失去了焦距,腦袋裡不知道第多少次琢磨起了一個問題:“潞州,應該是山西的地盤吧?如果看之前老韓給我畫的那個草圖,應該比河南、河北的機率要大一些吧?”

關於山西這個省份,他印象比較深的就是四個地方。

太原和大同兩個城市就不用說了,一個是山西省的省會,一個是中國的煤都,地理稍微學的用心點都不會忘,還有另外兩個地方則是五臺山和平遙古城,都是他曾經去旅遊過的地方……

只不過除了假期的無數人頭之外,他的記憶真的不剩下什麼了。

“大王?大王?”

就在李元嘉神遊天外的時候,一陣輕柔的呼喚聲把他給叫了回來。扭頭一瞧,自己的貼身侍女春煙正兩眼放光的看著自己,手裡則是捧著一個銅盆,裡面放了一條幹淨的毛巾。

“唔。”

微微頷首,李元嘉壓下了自己想要說謝謝的衝動,只是和善的衝對方點了點頭。

習慣的力量,還真是強大無比。

哪怕已經來到了這個時代三年,但是很多時候那些根深蒂固的習慣還是難以改變,不知道多少次給李元嘉惹來了大大小小的麻煩。就像眼前這個小丫頭,每天伺候自己的吃喝穿睡,李元嘉真的很想和她認真的道個謝,但是每次想起第一次她惶恐的趴在地上的樣子,都會把那幾個字生生的憋回去!

好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之後,李元嘉現在也習慣了“三思而後行”,說任何一句話之前都會想一下!

畢竟是一千多年前的世界,重新適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比如說,最難過的語言關。

唐代的中古發音對21世紀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而且文言文似的語法習慣更是讓他頭疼無比,如果不是重生後得到了李元嘉的記憶,他幾乎可以肯定自己除了裝傻或者裝突然啞巴之外,絕對撐不過三天!

最簡單的一個稱呼問題,就把他折騰的夠嗆。

比如說他上輩子看電視的時候,總是聽到劇中人物稱呼什麼王爺,殿下什麼的,但是真的來到了唐朝,並且生在了帝王家之後才發現,原來只有太子才會被稱為殿下,“爺”這個字更是不敢隨便亂用,除了“戴王”之外,也只有親近的人才敢稱他一句“郎君”或者“十一郎”什麼的……

不過相對於來說李十一郎什麼的,很容易讓他想起上輩子看到的那場三角關係,所以還特麼的不如“戴王”好聽呢!

幸運的是,最終他還是成功融合了李元嘉的記憶,雖然時間花的久了一點。

不過或許是因為融合後的記憶是他的緣故,李元嘉還是必須要事事在意,和別人說個話都要想一下再開口,生怕一不小心就把後世的話給帶了過來……

拿起毛巾擦了擦臉上和脖子上的汗水,一股清涼頓時讓李元嘉舒爽了不少。

就在這個時候,另一個侍女柳眉也走了過來,恭敬的奉上了一個水壺:“大王,喝點水吧!”

這可不是正在燒的熱水,而是每天早晨出發前柳眉辛辛苦苦燒好的另外幾壺。這一路上雖然不用頂著日頭,但是坐在悶罐子一樣的馬車裡面,李元嘉依然要消耗很多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