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換上了秦軍衣甲的新兵列著隊伍站在校場上。

他們佇列很散亂,根本就沒有半點方陣的感覺,就好像是當年的黃巾賊一樣,看起來毫無紀律性。

站在高臺上的徐庶,看向已經換好秦軍衣甲的新兵,嘴角掛著一抹淡淡的笑容。

對於新兵,別說是他,就算劉辯在這裡也不會要求太多。

這些人沒有經過訓練,即便讓他們訓練格鬥、拼殺,他們也會像是械鬥一樣亂打一氣,根本不可能有章法。

一支軍隊的磨合,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劉辯和徐庶等人期待的,是在秦軍南下討伐淮南袁術時,這些兵士能夠像老兵一樣,在戰場上讓袁術知道,殺了楊奉,將是他一生都會後悔的錯誤。

“發放兵刃!”見新兵們都已穿好了衣甲和皮靴、頭盔也都歪歪斜斜的戴好,軍官再次高喊了一聲。

大車旁邊的秦軍兵士,得到命令,先是一人捧著好幾柄短劍朝新兵們跑了過去。

在洛陽軍軍衣的褲腳上,有著一根可以綁縛短劍的帶子。

跑到新兵面前,在給第一個新兵發放短劍時,老兵會親手替他把短劍綁好,後面的新兵則按照老兵綁縛的模樣,自己將短劍捆綁在小腿上。

綁縛了短劍的新兵,一個個是滿臉欣喜的看著小腿上的第一支兵器。

自此之後,他們將不再只是普通的平民,而是真正的秦軍將士!

很快校場上的數萬名新兵就都領到了短劍,當他們得到長劍,並將長劍掛於腰間時,他們越發的覺著自己像個真正的秦軍了,一個個高高的挺著胸脯,把目光轉向了站在高臺上的徐庶。

在新兵領取衣甲兵刃的時候,徐庶始終沒有說話。

新兵們並不知道,他們領取了兵刃,意味著的並不只是他們從此之後便會告別田園生活,還以為著不久後的將來,這些人都會追隨著劉辯前赴沙場。

刀光血影之下,數萬兵馬又有幾人能夠活著回到家鄉?

提著朴刀,立於校場之上,新兵們的陣列雖然還很是凌亂,可他們的精氣神卻與剛才只穿著五顏六色百姓深衣的時候大有不同。

一個秦軍老兵,在把朴刀遞給一名新兵之後,伸手幫著那新兵扶了扶頭盔,對新兵說道:“頭盔戴正,要舒服的多。”

“嗯!”新兵手提著朴刀,挺直胸膛,應了一聲。

他頭上戴的著頭盔,由熟銅打造,頭盔的質地很是堅硬,當然由於材質的問題,也很重。

天下間很多豪雄在征戰的過程中,越發感覺到頭盔的重要性,已經有許多軍隊配備了頭盔。

秦軍的頭盔與那些軍隊也是有著很多不同,其他軍隊的頭盔,只是由銅鐵打造而成,雖說質地堅硬,戴在頭上卻讓人很不舒服。

由於堅硬的頭盔和頭顱之間沒有很好的隔離,一旦遭受重物錘擊,頭盔不僅起不到保護的作用,反而會加大頭部受力面積,造成更沉重的傷害。

對後世頭盔構造十分熟悉的劉辯,在秦軍的頭盔上,下的工夫就是不小。

秦軍頭盔不僅有著由麻繩編織成的隔離帶,側旁還都包著厚厚的麻布,麻布裡面塞著麻絮。

如此構造,雖然這種頭盔戴在頭上會略顯熱些,可無論是重物錘擊還的被利器刺中,都很難對秦軍將士的頭部造成傷害。

嚴明的紀律和精良的裝備,是秦軍與任何敵人廝殺,傷亡數量都要遠遠小於敵人的基礎。

出城之前,劉辯就已經向徐庶打過招呼,新兵的訓練,交給高順去做。

三衛雖然已經滿編,可新兵中如果有合適的人選,還是要在他們成為合格的秦軍戰士之後,挑選一部分進入三衛之中,將三衛擴充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