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劉備得了諸葛亮,又當如何?”扭頭看向龐統,劉辯的臉上也浮起了一片凝重。

對三國的故事,他還是曉得一些,也知道劉備真正成就大業,是從諸葛亮出山開始。

如果此人果真投效了劉備,南方的局勢便會變的微妙起來,將來秦軍南下,能否渡過長江,還是未知。

“諸葛均前來投效殿下,怕正是諸葛亮之意!”同劉辯相互凝視著,龐統說道:“諸葛亮之兄諸葛瑾,此時正在江東為官,而諸葛均投效了殿下,日後即便劉備難以成事,諸葛家也是留有一條血脈……”

“來人!”不等龐統把話說完,劉辯就向身後喊了一聲。

一名衛士聽到喊聲,趕忙跨步上前,抱拳躬身立於他的身後。

“著人告知徐庶,諸葛均無須前來面見本王,且讓他直接趕赴遼東,助高麗王拖延公孫度!”連頭都沒回,劉辯就向那衛士吩咐了一句。

得了這句吩咐,衛士應了一聲,掉頭朝山下走去。

待到衛士走遠,龐統才一臉愕然的看著劉辯問道:“殿下莫非是要……”

“好一場算計!”不等龐統把話說完,劉辯嘴角就漾起了一絲笑意,望著遠處層巒疊嶂的山林,像是自言自語的說道:“諸葛亮既是要為諸葛家留下血脈,本王便將北方這支給他斷了!”

劉辯的一句話,把龐統給說的一愣。

他與諸葛亮也是素識,自內心深處,他很希望諸葛亮能夠投效大秦。

可偏偏那位臥龍先生,對劉辯這個正統的大漢皇帝不太感興趣,拒絕與徐庶相見,反倒把諸葛均給打發到了大秦。

如果是在早年,遇見這樣的事情,劉辯或許會是一笑置之。

而今的劉辯,卻早已不再是當年的那個秦王。

為了得到河北,他無所不用其極,暗中操控河北戰事,最終使得袁氏一族失掉了基業,而曹操也因在這場戰爭中耗盡了元氣,無力同秦軍為敵,只能選擇趕赴遼東。

早年那個敦厚仁慈的劉辯已是不見了,如今的劉辯,早成就了一股帝王的霸氣和狠戾。

並沒有回頭,劉辯卻是曉得龐統此時心內必定極其複雜,雙手負在身後對他說道:“士元且去看看祭臺修造如何,本王稍後便會過來!”

“諾!”應了一聲,龐統抱拳後退了兩步,才轉身離去。

聽著他的腳步聲走遠,劉辯向身後的王榛吩咐道:“去將唐姬請來,你便可去王柳處,好生照料於她。”

“殿下……”從劉辯的話中,王榛聽出他是要將她打發離開,有些遲疑的說道:“姊姊不在殿下身旁,末將若也離去……”

“王柳雖是無有性命之虞,可她的右臂卻是廢了!”回頭看著王榛,劉辯輕聲一嘆說道:“此時她心內必定十分悽苦,本王有心開解,卻不如你這妹子陪伴來的妥當。此處乃是嵩山山巔,山中各處通路已為我軍嚴守,刺客斷然上不得。你去陪著王柳,好生代本王開解她便可!”

“諾!”劉辯的一番話,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王榛遲疑了一下,才抱拳應了一聲。

轉身離去,王榛徑直走向唐姬安歇的帳篷。

由於修造祭臺,嵩山山頂上聚集著許多民夫,劉辯又引領著虎賁、龍騎二衛登上山頂,山上搭建著不少帳篷。

山上多是男子,唐姬在登上山頂之後,極少離開帳篷,整日都是呆在帳中,只有天色稍晚時,才會陪著劉辯在山巔站上片刻。

王榛離去後沒過多會,得了劉辯召喚的唐姬,便在兩名侍女的陪同下,朝著他這邊走來。

望著遠處疊嶂的群山,聽到身後傳來輕盈的腳步聲,劉辯並沒有回頭,向身後說了句:“唐姬,不日之後,在這嵩山山巔,你便是要重做一朝皇后!”

走到劉辯身後,先是向他的背影福了一福,唐姬才邁著輕盈的腳步來到他的身側,望向遠處雖是才抽出新綠,卻是綠意濃重的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