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8章 絕了他這一脈(第1/2頁)
章節報錯
被十多個羽林衛看得渾身直不自在,諸葛均強自按下心內的忐忑,跨步進入廳中。
自打入了前廳,就始終沒有動過身的徐庶見他折返,站起身笑著問道:“先生宅中可是有著新採的山茶?”
被徐庶問的一愣,諸葛均笑著說道:“徐公說笑了,而今方才新春,如何來得新採山茶。宅中不過是存著些許陳茶而已!”
面帶笑容,徐庶沒有吭聲,目視著諸葛均在他對面的矮桌後坐了。
二人才坐下,早先開門的小童便捧著一隻托盤走了進來。
進入廳內,小童先是在徐庶面前擺了一盞茶水,爾後又將另一盞茶擺放在諸葛均的面前,這才退了出去。
小童才退出前廳,諸葛均就向徐庶問道:“徐公找尋家兄,不曉得所為何事?”
凝視著諸葛均,徐庶臉上帶著一抹淡淡的笑意說道:“秦王而今即將平定河北,不日又要受禪重登帝位。如今遼東卻是不穩,殿下有心請臥龍先生出山,不想先生卻是不在,在下恐是白走了一遭。”
徐庶的話,恰好是印證了諸葛亮的猜測。
自小就與諸葛亮一同生長,對他這位兄長的智慮很是清楚的諸葛均,心內並沒有半點波動,微微一笑,故作不知的向徐庶問道:“秦王莫非是要兄長前去遼東,協助公孫度?”
搖了搖頭,徐庶臉上始終帶著笑容說道:“殿下要的,乃是天下大安,又如何容得臣子擁兵自重?”
“那麼……”抬手捻著下巴,諸葛均做出一副沉思的模樣,過了片刻,才對徐庶說道:“早先聽聞高麗王儲被殺,高麗王興兵討伐遼東,徐公來此,莫非是要家兄前去助那高麗王與遼東公孫度相持?”
“素聞臥龍先生智慮非同常人!”諸葛均話音剛落,徐庶就連忙站了起來,抱拳對他說道:“不想先生也是有著這般見識。只是不知,先生可有助高麗王拖住遼東軍之策?”
捻著下巴,諸葛均眉頭微微蹙起,過了片刻才說道:“此有何難?只是徐公前來找尋的,乃是某家兄長,並非是某!此事還是待到兄長折回,徐公與他好生商議!”
曉得諸葛均故意拿捏,徐庶抱拳躬身向他行了一禮,言辭很是懇切的說道:“殿下整日為此事煩憂,我等身為臣下,無力為殿下分擔,心內很是惶恐。先生既有良策,還望教我!”
從諸葛亮那裡得了錦囊,諸葛均並沒有開啟來看,也是不曉得錦囊內有著怎樣的計策。
徐庶向他追問良策,諸葛均低垂下眼瞼,裝出一副深沉的模樣,搖了搖頭說道:“戰場瞬息萬變,在下雖有把握,卻也須到沙場之上,方可做出決斷!運籌帷幄,在下著實不太擅長!”
這句話無疑是向徐庶點明瞭他的態度,不到遼東,絕不會把謀算說出口。
放下抱起的雙拳,徐庶凝視著諸葛均看了好半天,最後才微微一笑,對他說道:“先生若是不棄,可隨在下前往大秦,與秦王面見之後,再做計較!”
徐庶鬆了口,諸葛均也是站了起來,抱拳對他說道:“如此,便有勞徐公向秦王引薦!”
進入隆中,徐庶並沒有見到諸葛亮,卻是帶著諸葛均踏上了返回大秦的路途。
數日之後,已經登上嵩山的劉辯收到了一封書信。
展開書信簡單瀏覽了一遍,劉辯嘴角漾起一抹笑意,對站在身後的龐統說道:“元直著人送來書信,前往隆中,並未見到諸葛亮,卻是將諸葛均帶了回來!”
“諸葛亮怕是不肯歸順大秦!”扭頭看著劉辯,龐統微微蹙起眉頭說道:“此人智慮過人,若是投效別個,必定為殿下心腹之患。”
“本王有你等,又何懼一個諸葛亮?”同龐統相互對視著,劉辯嘴角帶著一抹淡然的笑容,對他說道:“天下梟雄,以曹操為強,如今曹操也已是強弩之末,放眼世間,除江東孫氏與那劉備,本王還須忌憚何人?”
說過這番話,劉辯扭過臉望向蒼茫的大山,雙手負於身後,半晌都沒再言語。
站在他身後的龐統,也是微微皺著眉頭,望向遠處的群山,心內倒是多了幾分糾葛。
諸葛亮隱居隆中,為的便是將來找尋到時機,在世間一舉成名。
徐庶親自前往隆中,也是大秦對延請他有著十分的誠意。
可在這種情況下,他還是拒絕與徐庶相見,無疑是心中已有決斷。
“殿下,那諸葛亮,怕是意圖投效劉備!”沉默了許久,龐統才對劉辯說道:“而今大秦甲士數十萬,天下間已是鮮有對手,一旦平定北方,殿下便可揮軍南下,將江南群雄蕩平!曹操已是強弩之末,再行投效,不過是雖他一同沒落。江東孫氏,雖說偏安一隅,卻也不乏智慮之士。唯獨那劉備,如今雖說尚且寄人籬下,可此人外相忠厚,實則奸詐,早晚也會成就大事。諸葛亮投效於他,必定會得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