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林中木屋(第2/2頁)
章節報錯
“莫要再說!”摟著盧毓小小的肩頭,劉辯抬眼望著前方的林木,臉上帶著些凝重的對他說道:“小郎放心,盧尚書吉人天相,定然不會有事。大漢氣數未盡,如何會少了尚書這般忠臣?”
口中雖是說著這樣的話,可劉辯心內卻並不是這樣想。他曾經看過三國類的演義,也曉得盧植在離開朝堂後不久,便病重身故。之所以這麼說,不過是為了安撫尚且年幼的盧毓。
循著早先留下的印跡,劉辯等人很快找到了管青。隨後,盧毓便引領著他們,再次鑽進了山林。
在林中穿行,盧毓一路上連一步都沒停過,穿林過隙很是嫻熟,顯然是對這片林子已摸的十分清楚。
跟在盧毓身後,劉辯等人一路朝著林子縱深走,走了大約不到十里,前方的一片林子中,出現了一排木質的小屋。
小屋外,兩名穿著百姓深衣的漢子,遠遠看到盧毓領著身穿薊州兵衣甲的劉辯等人來到,齊齊抽出長劍迎了上來。
“二位莫忙!”那兩個漢子剛迎上來,給劉辯等人引路的盧毓就攔在他們身前喊道:“弘農王殿下前來探視家父。”
聽到“弘農王”三個字,兩個漢子相互對視了一眼,卻並沒有將長劍收起。
盧毓平日裡雖說言談舉止與成人相差無幾,可他終究還只是個十歲不到的孩子,肩負著保護盧植的職責,兩個漢子還是不太敢輕易相信一個孩童的話。
“本王乃是弘農王劉辯!”見那兩個漢子並未退下,劉辯上前兩步,站在盧毓身前,對那兩個漢子說道:“聽聞盧尚書隱居於此,特來拜會,還望二位方便則個!”
“有何憑證?”身穿薊州軍衣甲的劉辯自稱弘農王,兩個漢子相互看了一眼,還是不太相信,其中一人對他說道:“若無憑證,閣下請回!”
兩個漢子找劉辯要憑證,劉辯還真是拿不出來。他微微擰了擰眉頭,沉吟了一下,對那兩個漢子說道:“本王方從漁陽脫身,著實未帶憑證。當年盧尚書與本王也曾做過君臣,本王這張臉,想來尚書是認得的。”
“閣下請回!”得知劉辯拿不出憑證,其中一個漢子對他做了個請的手勢,語氣中透著幾分冰冷的說道:“若無憑證,即便果真是殿下前來,我二人也只能請殿下離去……”
一旁的盧毓見兩個漢子不願讓開,仰頭朝他們看了看,隨後又看了一眼臉色已然有些鐵青的劉辯,飛快的朝著他們身後那排木質房屋跑了過去。
見盧毓跑向木質房屋,劉辯心知他是去向盧植通稟,於是也不再與那兩個漢子糾纏,挺直了身子,雖不再說話,卻也沒提要走。
果然,沒過多會,跑進木屋中的盧毓又折了回來,還沒回到那兩個漢子近前,就衝他們喊道:“家父請殿下入內說話。”
盧植請劉辯入內,那兩個漢子也不便多說,只得側身站到一旁,給劉辯讓出了道路。
在劉辯要向木屋走的時候,一個漢子朝他伸出手,對他說道:“請殿下解劍!”
看了那漢子一眼,劉辯默不吭聲的將長劍解了下來,轉身扔給了跟在身後的管青。
解下長劍,劉辯從那兩個漢子身旁走過,鄧展等人正要解劍跟著他走向小屋,兩個漢子趕忙擋在他們身前,將鄧展等人攔住,其中一人對他們說道:“盧尚書只請殿下一人入內,幾位請在外面候著。”
那漢子說話的時候臉上沒有半點表情,語氣也很是冰冷。鄧展微微皺了皺眉頭,卻沒有發作。
劍客的直覺讓他感到木屋的附近,並不是只有這兩個漢子。在這片林子中,至少埋伏了五六十名好手,若是與這兩個漢子廝鬧起來,恐怕那些蟄伏在暗處的好手,會立刻全都湧出來。
看著劉辯朝木屋走去,被兩名漢子攔住去路的管青伸長了頸子,臉上現出了濃重的擔憂。
管青並不曉得木屋裡有些什麼,她心內尋思著的是萬一此處並非盧植的住所,而是別的甚麼人佈下了個局,劉辯進去,便是凶多吉少。
“管姑娘莫要擔憂。”從管青的臉上看出了擔憂,憋著一肚子火卻不好發作的鄧展對她說道:“盧尚書忠於漢室,早年曾反對過董卓廢黜殿下,他定然不會為難殿下。”
望著已經跟隨盧毓走到木屋外的劉辯,管青嬌俏的眉頭始終緊緊的擰著,一隻手也按在了劍柄上,做好了一旦事情不對,立刻衝向木屋援救劉辯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