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林中木屋(第1/2頁)
章節報錯
手持長劍,衝進狼群之中,劉辯與鄧展如同瘋了一般,手中長劍上下翻飛,一群健壯的野狼,竟是被他們頃刻間劈翻了十數頭。
健碩的野狼接連被劈翻在地,那些體格相對小些,並不是很強壯的狼在二人的驅趕下,紛紛躥向遠處。
追著狼群趕了一會,待到狼群跑的沒了蹤影,劉辯與鄧展止住腳步,相互望了一眼,長長的吁了口氣。
面對狼群,尋常人除了躥上樹躲避,就只能被狼群撕碎吞進肚子,劉辯與鄧展卻憑著手中的長劍,將這群在叢林中極少有天敵的掠食者驅散,不能不說他們今日多少是有些僥倖。
“狼群已經走了!”收起長劍,回到男童藏身的大樹下,劉辯抬頭朝樹上的男童問了一句:“你叫什麼名字?家住何處?”
“我叫盧毓,你們又是何人?”狼群已被趕走,先前被嚇的渾身直哆嗦的男童此刻已是回過神來,坐在樹杈上情緒也緩和了許多,他低頭看著樹下站著的劉辯,向他問道:“看你穿著官兵的衣甲,如何敢被稱作殿下?”
“你聽到了?”盧毓的話音剛落,不等劉辯說話,一旁的鄧展抬頭對他說道:“某還以為你小子嚇的尿了,聽不到我二人說話。既然你認得我二人穿著的乃是官兵衣甲,想來是見過些世面。這位便是當今弘農王殿下……”
“弘農王……?”不等鄧展把話說完,盧毓一骨碌翻了個身,雙手扒著樹杈,就想朝地上跳。
劉辯趕忙上前,伸手託著他的屁股,把他抱下了大樹。
“盧毓參見殿下!”孩子的心性終究是純真些,得知劉辯就是弘農王,盧毓也不去辨別真假,剛被劉辯抱下樹,就跪伏在地上,對劉辯說道:“家父乃是大漢尚書,因開罪董卓辭官隱居山中。在山中這些日子,還時常掛念殿下……”
盧毓的舉止,很是合乎士族子弟的禮儀,與尋常山野中長大的孩子完全不同,使得劉辯也不得不相信他所言非虛。
“盧尚書乃是漢室要員,即便隱退,也不至連打柴都須小郎親自動手。”盧毓自報了家門,劉辯頓時明白過來,他就是盧植的兒子,趕忙將他攙了起來,向他問道:“敢問小郎,尚書如今安好?”
“回殿下!”被劉辯攙著站了起來,年歲尚幼的盧毓低著頭,輕聲應道:“父親隱居軍都山,袁紹曾拜父親為軍師。可父親卻不願離開此處,因尚在山中居住。僕役僕婦倒是頗有一些,只是父親說我年歲尚幼,將來又不會去朝中為官,須得懂得些討生計的手段,方可活的長久,因此我才會來此處砍柴。不想卻遇見狼群,幸而被殿下救了……”
站在劉辯面前的盧毓,年歲雖小,可說話卻是句句點到要害,一番話說的是合情合理,竟是沒有半點疏漏。
“小郎可否引領本王前去拜會盧尚書?”盧毓雖是一直沒有提及盧植的名諱,劉辯卻已然看出了他的身份,趕忙向他追問了一句。
“家父住在離此不遠處。”盧毓轉過身,朝著山林深處一指,對劉辯說道:“向林內走上五六里便到了!”
與一旁的鄧展對視了一眼,劉辯向盧毓點了下頭,對他說道:“本王尚有兩名伴當,且請小郎隨我二人一同前去,與他們會合了,再去拜會盧尚書!”
“不妨!”盧毓微微躬著身子,應了一句,跟在劉辯與鄧展的身後,沿著劉辯早先做好的標記,朝著林子外側走去。
一路上,劉辯不時會扭頭朝走在身旁的盧毓看上一眼。一直以來,他只知道盧植,卻並不曉得盧植的兒子名叫盧毓。
今日一見,他對盧毓倒是多了幾分留意。這盧毓不過十歲不到,可舉手投足,卻都像極了成人,要比讓梨的那位更是多了幾分成熟。
走在劉辯身旁,發現他不時的看著自己,盧毓那稚嫩的小臉上,不僅沒有現出半點不自在,反倒是多了幾分自豪。
盧毓那挺著小胸脯,滿臉得意的小模樣把劉辯和鄧展給逗的相視一笑,鄧展有些打趣的向盧毓問了句:“小郎,某且問你。待到你長大一些,想要做些甚麼?”
“父親常與我說,當今天下,董卓亂政,雖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可諸侯卻多是不服。”一邊跟著劉辯和鄧展往林子外側走,盧毓一邊滿臉得意的對鄧展說道:“家父還說過,各路豪強起兵攻打董卓,董卓定然要加害殿下。可殿下卻成功脫離洛陽,這天下局勢,是越發不太明朗了!我長大後,也要投靠殿下,幫著殿下匡扶漢室基業!”
“懂的不少!本王等著你長大,屆時你可得做本王的臂膀!”盧毓話剛說完,劉辯就笑著伸手摟住他小小的肩頭,向他問道:“除此之外,盧尚書還說過甚麼?”
當劉辯問起盧植還說過什麼的時候,盧毓的臉色突然變的有些難看了起來,他低下小腦袋,臉上現出一抹難過,對劉辯說道:“家父還說過,殿下雖是佔據了河東,可他卻是不能出山匡扶殿下了……”
“盧尚書怎了?”從盧毓這句話中,劉辯聽出了些許不太尋常的意味,趕忙向他追問了一句。
“家父已然臥病仨月……”盧毓低著頭,聲音低低的對劉辯說道:“兩日前,家父曾對我說,他的時日已是不多,要我在他離世之後,不許使用棺槨安葬,只須用草蓆裹上一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