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寫的詩歌發表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也叫詩,連名字都沒有想好”胡東吃著饅頭嘟囔著。薛老師不虧教語文的,拉起仇恨都不留痕跡。
一個多月前,張緘發現學校訂閱的《中學生讀寫》雜誌上面發表詩歌和自己寫的差不多,就抱著試試看看的態度給編輯部投稿了,這事他根本都沒有和任何人提過,也壓根沒有想到會發表。
張緘接過雜誌,按捺住激動的心情,找到了自己寫的詩歌,作者正是自己。
胡東其實這次真沒有胡說,張緘發表的這首詩歌確實沒有想好題目,詩歌的名字就叫問題。
事隔多年,那本當時被張緘當成寶貝一樣的雜誌,隨著幾次搬家,早就不見了蹤影,張緘此後發表了數十篇詩歌,這是他唯一現在能背下來的。
那天張緘故意把那本發表自己詩歌的雜誌放在胡東目光所及的地方,上課的時候帶到教室,放學的時候放在書桌上,胡東的眼睛像得了眼疾一樣,那麼大的一本書愣是看不到,平時角落裡掉一毛錢他都能立刻發現。
那時候的張緘因為激動犯了了個低階的錯誤,他是瞭解胡東性格的。
他應該當著胡東的面把雜誌藏起來,再自言自由的說句“千萬別被同學知道了,這都能發表,別人一定懷疑編輯是我四大爺,那就糞機子扔老頭——丟大人了。”
然後一溜煙的跑到學校的操場。
這時候胡東就會把雜誌找出來,坐在教室的課桌上,大聲的喊道:“同學們,張緘開後門發表了一首連名字都沒有想好的詩歌,我讀給大家聽聽,大家不要笑,要是實在忍不住了,那就盡情的嘲笑吧”
這樣整個初三一班都知道了,不出幾天全校可能都知道了。
張緘要的就是這個赤裸裸的效果。
激動讓人智商減退,胡東沒有幫張緘宣傳,張緘若是張緘宣傳,胡東不知道要怎麼嘲笑他呢。
喜悅要是分享不掉都能憋出病。
衣錦還鄉還的不是鄉,是顯擺和虛榮。
你真以為衣錦還鄉的人是去給你們村修路的,即使真修了路,那也是從他家修到他家祖墳的。
一整天,那本發表張緘詩歌的雜誌都被張緘握舊了,上課的時候他幾次都想拿出來給高小丫和劉一風,看到她們羨慕的目光,能誇上幾句那就再好不過了,但他幾次都發現胡東在他有這個想法的時候就那麼賤賤的看著他,彷彿就等著抓個現行,證據確鑿,他可以蹦到講臺上雙手放在嘴上成喇叭狀大聲的進行嘲諷。
臺詞張緘也給他想好了。
“大家看呀,張緘發表一篇詩歌就當自己是哪吒了,飄的腳都不沾地了。”
晚上,在他想到燕子和曹小山的時候,鬱悶的心情一掃而光。
分享的人找到了,曹小山當面和他說,燕子寫信告訴她。
張緘發表的那首叫《無題》的詩歌內容是這樣的:
跌倒了
才知跌倒之前姿勢的錯誤
夢醒了
才知夢想之後現實的冷酷
失去了
才知擁有也是快樂幸福
搏擊了
才知生命存在的理由
……
可以肯定的是,高小丫明天就可以看到張緘這首二十年前發表的詩歌,雖然張緘失去了那時急於分享的心情,但卻意外的分享給讀者了。
要是萬一,萬一讀者比那時鳳城的高家村中學人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