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3章 救援機器人的短板(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們回去,增加了個機械臂,讓機器人可以自己把傷員弄到救生艙裡。
還增加了個分析周圍物體受力程度的程式,比如岩石材質和風化程度,樹木的粗細。
並在程式裡設定必須要有兩個以上著力點,在一個受力點崩塌後,另一個也能獨自承受所有重量,並積極尋找下一個備用受力點。
改造好後,小陶董又被扔到了谷底。
這次機器人一個人下去,把小陶董放到救援艙裡,順利攀上了對岸的崖壁。
按照程式設定,機器人會自己下山,到下面的停車場來,把“小陶董”交到測試人員的手上。
結果他們從上午等到中午,都沒等到機器人。
開啟定位一看,那個機器人在對面山上停留超過了一個小時。
大家又叫了飛行汽車來按照定位去找。
結果發現是機器人沒電了。
因為回來的路途太遠。
這要是裡面真的有傷者,早死了。
大家把機器人弄回來,又增加了一個策略:除了用最快的速度脫險之外,還要綜合考慮最短路徑到達指定地點。
畢竟救援的時候,傷者早一分鐘被送上救護車,就多一分活下去的希望。
再次實驗。
這一次他們為了防止扔太重造成“小陶董”受傷,無法客觀檢測救援機器人的效果,把小陶董小心翼翼吊到谷底。
機器人“救起”陶董後變形成了球狀密封艙狀態。
順流而下,到裡水庫。
用時十六分三十二秒。
經歷了從高處瀑布跌落和沿途各種碰撞衝擊,裡面的小陶董各項指標良好。
說明裡面的緩衝裝置起到了作用。
也證明他們的救援機器人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只是機器人把“小陶董”夾起來放在救援艙裡面的時候,夾斷了它的兩根肋骨。
大家擊掌相慶:好了,現在只要保證這個救援艙在救援的時候不會先把人弄死就行了。
救援機器人的研發穩步推進,李謹言又去航空器材那邊了。
因為那邊無人飛機航空母機第二版,今天試飛。
董慶軍立刻跟著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