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爺實在琢磨不明白,就不想了。

他也沒有閒著,立時整理衣冠,帶了拜帖,前往知府衙門。

甄大舅不用理會,史老爺卻是出了名的明白人,跟著他學,指定錯不了。

等到訊息傳到賈家時,幾位族老還在,琢磨怎麼化解父子不快,讓賈演兄弟歸宗。

知曉史、甄、王三家家主相繼往知府衙門拜會,捐名下織廠助力軍需,大家就都坐不住了

那幾家都是金陵數得上計程車紳,賈家要是想消弭賈三官司的影響,就該隨著這三家行事,也好在府尊面前賣好。

否則倒像是心存怨憤,特立獨行。

只是宗房兩個織廠都轉到賈三名下,已經被判決充公了。

“王氏陪嫁不是有織廠?就用那個!”一族老開腔。

另一人也道:“是啊,她盜竊夫家產業,合該償還!”

要不然怎麼辦?

動公中織廠,那就損害眾人利益,無法容忍。

賈老爺點頭,沒有說反對的話。

只是直到今日,他才算活明白了。

之前附和王氏、欺負賈演兄弟的是這些族老;今日理直氣壯上門為賈演兄弟鳴不平的也是這些族老。

狗屁,都是見利忘義的小人!

賈老爺看明白了,就沒耐心再應付這些人,藉口往衙門去,端茶送客。

倒也不是說謊,這知府衙門還得走一遭。

若是獻上一個織廠,能讓兒子少受磋磨,賈老爺亦是心甘情願。

……

等到宋林親來太尉府,六個織廠已經到手。

“有織工六千多人,另得史家捐獻布匹一萬五千匹……”

正如宋林之前所說,賈家佔了大頭,三個織廠,史、甄、王三家各一個。

怪不得賈家是金陵士紳之首,這家底也比另外幾家厚實。

“世人皆輕視女子,卻不知女子心中只有小義,行事只憑好惡,更容易捅大簍子!”

宋林看著霍寶,若有所指。

霍寶很是無語。

不就是這兩日秀秀擔心出征的父親,霍寶為了分她的心思,拉著她對童軍賬冊?

此事應該是傳到宋林耳中了。

宋林是正統讀書人,崇尚的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女子無才便是德”,自是不贊成秀秀插手軍務。

之前滁州軍之前草創時,人手不足,規矩不嚴,霍寶的童軍又像是兒戲。

如今人手富裕,霍寶麾下兵卒獨立成軍,規矩也該開始立起來。

尤其霍寶身份不同,是滁州軍少主,秀秀就是未來的主母,更不應開此先河。

霍寶心中不贊成宋林的看法,卻也沒有與之辯解。

歸根到底,霍寶如何行事,還輪不得宋林管束。

能管束霍寶的人有霍五這個親爹,還有林師爺這個老師,並不包括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