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是金陵士紳,即便與太尉府有舊,行事也不好越過宋大人這個金陵父母官。

更不要說,這織廠的事,還是府尊牽頭。

繞過府尊,就是不遜。

史老爺行事素來周全,不會這般託大。

“還是我往知府衙門走一趟!”

史老爺道:“除了那些布……家裡的織廠也暫時騰出來……”

宋林剛到知府任時,曾見過地方士紳耆老,史老爺也在其中。

織廠有什麼?

織工與絲綢。

滁州軍的軍服總不會用珍貴的絲綢做軍需,那這次宋知府折騰一圈,圖的應該就是織廠的廠地,與成熟的織工。

想著停工的損失,素來勤儉持家的史老爺也覺得肉疼。

只是卻知曉,要是這個時候不知趣,那會有更肉疼的等著。

滁州軍如何行事,暫時還看不好。

府尊這行事手段,他卻是看出點兒面頭來。

……

從霍寶與宋林說起此事,到六個織廠到手,只用了四日。

十月二十日,賈三的案子判決當天下午。

史、甄兩家當家史老爺、甄大舅結伴往金陵知府衙門拜見,願意將名下織廠暫時停業,專供軍需。

史家不用說,是史老爺見微知著。

甄家這裡,卻是史老爺派人傳了話相邀。

史老爺為人謹慎,不願做那出頭鳥,加上樂意賣好給賈氏兄弟,才拉了甄家一起行事。

王家最愛鑽營,訊息渠道也多。

等到史老爺、甄大舅往知府衙門遞拜帖,王老爺就得了訊息。

他一開始還以為這兩家聯袂過去與賈三“求情”,還嗤笑兩家的虛偽。

案子開堂之前不露面,案子塵埃落定走個過場,也太糊弄人。

等到傳來詳細訊息,知曉兩家是獻織廠的,王老爺差點從榻上跳起來。

好好的,獻什麼織廠?

史家那個老不死可是老狐狸,眼睛最厲,早早就叫兒子暗中投了滁州軍。

甄家則是有錢,可也沒有到主動散財的地步。

織廠是什麼?

那雖不是士紳根基,卻也是各家的錢口袋!

王老爺在地上來回踱步,想到賈三名下那兩個織廠。

宋知府想要作甚?

這是要為兒孫謀產業?

可是他只是金陵知府,上頭還有個太尉府,還有滁州軍諸位將領。

這般大咧咧索賄、受賄?

甄、賈兩家可都有人在滁州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