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當然無論如何都該給個交代!

這麼大的事,難不成還想就這麼輕飄飄的過去不成?衛老太太抬了抬眼皮,言簡意賅的笑了:“他們會給交代的。”

衛家實在是蟄伏得太久忍讓的太久了,以至於誰都敢來咬一口。

她閉了閉眼睛,吩咐三夫人:“遞牌子給回事處,我要進宮。”

通常像是衛老太太這樣的老封君有什麼事想要上達天聽,是可以寫奏摺的,而有的跟宮裡有門路的,則又會選擇進宮再后妃處問安的時候,將目的委婉的透露出去。

這樣若是有些不大好說的話,或是傷了皇家臉面卻實在得討個公道的話,那就更好說了,也就不會那麼容易惹怒貴人。

衛老太太現在選擇的就是第二種。

事實上衛老太太這些年來極少進宮,出再大的事,就心裡吞了便是了,她心知肚明,當年明家的事的確是隆慶帝做錯,一來不耐煩再見這個幾乎將明家滅族的忘恩負義的男人,二來是不想在他面前示弱,三是她明白,男人的愧疚心維持的日子太短了,得用到真正該用的地方上,否則的話就是暴殄天物。

之前明敬的事已經用過一次了。

現在無疑該再用一次。

三夫人有些詫異,可是聽見衛老太太這麼說,就知道她心中自有打算,應了下來便道:“媳婦兒這就去辦。”

衛老太太點了點頭,看向三老爺和二老爺:“你們兩個既然正好在這裡,我有件事情要交代你們。”

三老爺和二老爺急忙肅然了臉色恭敬的應是:“娘您儘管吩咐。”

“關中侯最近在京城聽說又納了一個姑娘。”衛老太太眯起眼睛:“他的銀子不多,永和公主又還未曾下降,他哪裡來的那麼多銀子揮霍?雲秀坊是什麼地方?那是一擲千金的地方,便是咱們家的人去,也沒有跟他那樣一出手就是幾千兩銀子梳攏人家花魁的。你們去查一查,他哪裡來的銀子,最近時常與什麼人往來,可有什麼古怪,然後就去告訴沈琛。”

二老爺暫時沒有反應過來。

三老爺卻馬上就明白了衛老太太的意思,問衛老太太:“娘,您的意思是,這回永和公主的事.....關中侯也知情?”

二老爺也反應過來了,嘖了一聲便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這麼說倒也說得通了,永和公主是即將出降的公主,宮裡看的很嚴的,哪怕最近聖上一開始對她的態度緩和了,可是也不容許她出宮,宮裡能接觸到她的,除了侍衛,便是她的未婚夫關中侯了......”

而如果是侍衛再其中傳遞訊息的話,那關中侯為什麼會忽然暴富?

這世上哪裡有這麼巧合的事。這些巧合泰半都是人為。

三老爺和二老爺一聽就明白了,立即不約而同的答應了下來,商量了之後便叫人出去辦事了。

另一頭的鄒青卻也有些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