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問題到底是出在哪裡?

袁嬤嬤猶豫了片刻便又提醒長安長公主:“可是公主,咱們之前能想到聲東擊西的計策,未必衛家想不到.......”

意思是說,衛家派人去曲靖可能也只是個幌子,為了避開人的耳目而已,是打算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可是問題是,如果衛家真的這麼做了。

那就是說衛家已經知道明家那個孩子現在還不在她手裡,且不在曲靖了。

那問題便來了,衛家是怎麼知道的?

長安長公主想不明白,心裡便著實忍不住有些煩躁:“當初老頭子臨死的時候可是說過,這世上唯有他一人知道這個秘密,連那個姓龐的人也不知道那孩子的身世?”

她說的老頭子是袁老太爺。

長公主之前告訴衛安和鄭王的那番話也不全是編的,的確是袁老太爺把這個秘密保留到了現在,當初袁老太爺的確是於心不忍,覺得明家冤枉可憐,因此留下了那個孩子。

可是帶來京城又太過顯眼了。

袁老太爺雖然良心未泯,沒有跟劉雲等人同流合汙,可是要他跟劉雲和楚王做對,那也萬萬不能的。

他便想了個折中的法子,給那個同樣是由在富源縣撿回來的姓龐的年輕人找了個媳婦兒,將這孩子充作了他們的孩子,讓他們教養。

後來又遠遠的把他們給送去了西安。

就是怕是非多。

到臨死的那一天,袁老太爺才把這件事吐露出來,他原本是想對袁駙馬說的,可那陣子袁駙馬正好在外辦事,他知道自己等不得了,便把事告訴了長安長公主。

讓長公主代為轉告袁駙馬。

最終長安長公主還是沒有告訴袁駙馬。

她直覺這件事能帶來不少好處。

事實上她也的確猜對了。

這個孩子對鄭王和衛家都至關重要,是用來要挾他們的絕好把柄。

可是這情報本該只有她一人知道,那才值錢。

若是還有別人知道.......

袁嬤嬤便肯定的搖頭否認:“老太爺親口說的,這件事連老夫人都沒告訴過......誰也不知道......”

她有些遲疑,卻還是硬著頭皮問:“會不會跟二老爺有關?畢竟這回出事的也是二老爺......”

長安長公主見不到袁賀。

安慶和那個傢伙不知道是抽了什麼瘋了,竟不準人進去探視。

若不是她動作快,早一步轉移了賬冊和關鍵人證,這件事只會鬧的更大。

是不是袁賀還真不知道。

畢竟這件事,長安長公主只告訴過白先生和袁賀。

可袁賀不會那麼蠢告訴鄭王和衛安的。

而且他知道的也有限,只知道明家有個孩子還活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