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2、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6/6頁)
章節報錯
後來的故事對於老球迷們都不陌生。
賭球橫行、黑哨頻出。
就連那些被封為“金哨”的優秀裁判,也都陷入一個接一個的醜聞之中。
那是華夏足球失落的五年。
也是球迷們紛紛遠離球隊的五年。
儘管後來大環境轉好,但華夏足球卻錯過了發展的最好時機。口碑的一落千丈,讓年輕人遠離足球,華夏足球失去了造血功能,自然也就距離世界盃漸行漸遠。
華夏的世界盃之夢,成為球迷們口中的“有生之年”系列。
直到天降猛男。
直到楚歌橫空出世。
“我只希望這次世界盃可以真正改善國內的環境,而不僅僅只是一劑強心針。”楚歌對蘇青青說道。
這才是他一直以來的願望。
是他作為一個華夏人的責任與擔當。
這也是為什麼在他出名之後,他一直都在委託蘇青青幫他在國內贊助各種足球比賽,極力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原因。
一花獨放不是春,
百花齊放春滿園。
這也是為什麼在那場比賽的賽後更衣室裡,他會對那人說出,“大家的努力,會讓它變得更好。”
很多媒體將這句話解讀為楚歌的謙虛。
他們認為楚歌是將球隊的晉級成功,歸功與全隊隊友。
其實不是。
楚歌心裡很清楚,包括那人心裡也很清楚,華夏的這一次晉級,其實是一個意外。
是楚歌一個人的力量,改變了歷史。
他是華夏足球的超級英雄。
他將華夏抬進了世界盃,以一人之力。
楚歌真的想表達的意思,其實是隱藏在那句話的背後。
楚歌相信他聽懂了。
因為,一些足球新政,隨著國足的晉級,正在一項接著一項的實施著。
儘管是披著全民健身的皮。
“我們會越來越好的。”
楚歌比任何時候都更加的堅信。
推動環境的改變,有時候比一兩次個人的成功,更讓人有成就感。
更何況,
對於這一次的世界盃分組,楚歌並沒有感到絕望。
德國?
墨西哥?
瑞典?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