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2、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5/6頁)
章節報錯
“德國毫無疑問是小組最強,他們鐵定鎖定一個出現名額。”
“墨西哥和瑞典也很強啊。墨西哥每一次的世界盃,表現都非常出色。而瑞典則是傳統的東歐強隊,他們人高馬大、身體強壯,踢球力量感十足,剛好是我們華夏踢球風格的剋星。”
“這個小組也太難了吧!這麼分組分明就是要搞死我們啊!黑幕!黑幕!”
“現實一點吧。我們分在哪個小組不是死?打鐵還要自身硬啊。唉!”
“真是可惜了,我們明明有楚歌這麼好的球員,全世界都在羨慕我們有楚歌,但其他隊員不給力,怎麼辦?我都替楚歌感到委屈。”
“埃及其實也差不多。他們全隊都指望著薩拉赫,就像我們指望著楚歌一樣。”
“大家現實一點,別想那些有的沒的。我們分在這個小組,小組被淘汰是註定的了。那麼,我們唯一的指望,是有沒有機會能夠進一個?只要進一個,我們這次世界盃就不虧!”
“進球?你是覺得諾伊爾會放水,還是瞧不起奧喬亞?瑞典門將可能是比諾伊爾、奧喬亞名氣小一點,但你覺得我們打瑞典,過得了半場?”
“太難了!太難了!老天爺啊,再給我們一個楚歌就好了。我不貪心,再來一個啊。一個真的不夠用啊!”
……
到處都是華夏球迷的哀嚎。
進入世界盃,是球迷們的狂歡。
然而,進去之後呢?
所有的對手對於華夏來說,都是一座座的大山。
華夏足球實在是積弱太久了。
同樣是2002年進入世界盃。
日韓在那之後都獲得長足的進步。
縱然他們在本屆盃賽裡的分組也不理想,但他們的球迷依舊對自己的球隊抱有希望。
韓國被分入了法國、丹麥的小組。
日本情況稍好,但小組裡也有波蘭與哥倫比亞。
面對強隊,日韓球迷都不約而同的喊出了國家隊加油,爭取小組出線的口號。
而華夏球迷就連自己的國家隊打進一個進球,都成為一種奢望。
這種對比的反差,難道不引起人們的反思嗎?
要知道,全亞洲最好的球員,是在華夏……
“為什麼會這樣?”
……
“為什麼會這樣?”
蘇青青在問楚歌。
楚歌搖搖頭。
這個問題,他其實沒有足夠的把握回答。
他所知道的是,在日韓世界盃後,憑藉著世界盃的刺激,日韓不約而同的都大力發展足球,更多的年輕人投入到這項運動之中。
日本的校園足球進行得如火如荼。
韓國國腳越來越多人選擇出國發展。
同時期,華夏足球也吸引了許多年輕人的加入。
在世界盃效應下,國內多了許多足球培訓班,足球訓練營。足球學校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四處興起。
一時間,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照這樣發展下去,華夏足球的環境會越好越好,球員們實力越來越強,進入下一次世界盃應該是很快就會發生的事情。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