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天成郡主正被一群聖蓮宮的人追殺,而時非晚又恰好出現在了這堆人之中。而且,時間點還處於所有人都在認為“時非晚逃走了投奔聖蓮宮去了”的輿,論風口之上。

再加上,此後,敬王府的人傳出了時非晚刺殺了她們家郡主的傳聞,天成郡主胸口之上又恰好插了時非晚那一把匕首,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實在是難以讓人不相信此事!

但是當初……倘若不是敬王府的人自己叫嚷著時非晚刺殺了她們家天成郡主,人們會那麼確信不疑麼?

會懷疑,但絕對不會那麼斷定!

當然,這些話都是天成郡主身邊的人自己說的。而郡主被醫治時後來自己的言辭是,她中招暈倒太快壓根兒沒看清那朝她動手的人。

但當初確實是天成郡主身邊的僕叢以及丫鬟們如此先叫嚷的。

那麼,在有了敬王府的人的一波確信指證後,時非晚當初在楚北時高訴自己冤屈,又為何還是會有人信她呢?

信她,似乎就等於是敬王府的人說謊了!

然而,其實,不少人選擇相信時非晚,卻也並沒有覺得天成郡主身邊的人說過謊。

大多數人只是想——這其中一定有誤會!

譬如:時非晚沒殺天成郡主,可有人拿著時非晚的劍假冒時非晚刺殺了天成郡主,使得天成郡主身邊那堆人先一步產生了誤會!

因為誤會了,所以他們言辭間篤定時非晚是兇手。

因為他們篤定,所以,百姓們才清一色的也篤定了!

但是——今兒個這出皮影戲,裡邊的細節卻是,僅僅只是因為一把劍,大眾們便相信了那孤女乃是兇手。

這不由得讓人對比起現實事例來,由此自然而然的聯想起現實生活中他們之所以篤定,是因為還加了一層前提條件在——就是敬王府的人自己先指認了!

然而,皮影戲裡卻偏偏沒有放映出某世家千金被人刺殺之後指控誤會孤女的畫面!

銜接現實,似乎只在皮影戲裡添一句世家千金對孤女罪行的指控,就幾乎可以完全與時非晚的故事重合了。

不過,時非晚偏偏沒在皮影戲裡新增這一指控的過程!

她不在戲裡排整段指控的過程,這會讓人自然而然的會去猜想起現實生活裡整段指控的經過是怎樣的。

最關鍵的是,她不加這一段指控的經過,將敬王府如何如何誤會她的這段過程排出來,而將其排成了一段空白,這會讓人接下來冒出的頭個想法便是——

去弄清楚那一段指控經過是怎樣的!

可當初指控的乃是敬王府的人,這不是直接讓人將問詢的矛頭跟重點指向了天成郡主麼?

而所有人也都瞧得出時非晚留這段空白的刻意性,她此舉,讓人產生的感覺幾乎就是——

這一段後續似乎並不如大眾所想是個誤會。

“郡主,你可還記得你胸口那刺傷,當初到底是在怎樣的情況下中的?”兩公子質疑之時,其實,就已有臨近天成郡主的賓客們如此問詢她了。

因為皮影戲中孤女並未出現在世家千金受傷的現場,這就讓人自然而然的想著時非晚當初是不是也不在那片現場,問詢的物件自然就成了受傷者而非時非晚了。

因為,在這段空白戲中——那受傷的世家千金才是主角!

以空白戲的懸念突出世家千金這段受刺傷的戲,而這受傷者作為這段戲的主角,當然對這段過程的瞭解,是比不在現場的孤女更加清楚的。

所以接下來信了時非晚這整段戲的,會自然而然的忍不住去過問天成郡主接下來的發展。因為,戲裡都說了,刺殺現場,孤女不在!

等於說時非晚將這件案子迷惑點的解答權,推到了那受傷者身上。人們想弄清楚這段空白,似乎只有問詢當初的受傷者才能得到答案!

去問她——

她的人,當初只見劍,為何會有那一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