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大戰前奏(3)
章節報錯
“近期軍中棘手事太多,皇上與太后又來了潞州,本實在不便來見你們。不過,幾位大當家的護國之心實讓人敬服,這不,今兒個抽了夜晚的空都來了。”時非晚朝他們點了點頭,便自覺坐了下來,道:“既見了我,幾位當家的不必婉言。”
十八個當家的眼神中有著相視交流,瞅著時非晚那靜靜坐著巋然不動的姿態,暗道難怪此人能讓楚北軍服氣!她來之前,他們聽說她是女子時,本還有些驚疑,甚至還生出了一些揣測來。譬如她使的戰術背後沒準都是擎王世子所授,又譬如開始幻想一個貌美女子領軍大抵會讓軍中那些男人們生出許多不正的心思使得他們分神來。
但此時,只這短暫的幾眼,他們才發現與她的交流裡,被她氣勢一壓,竟本能的便忽視了她的容貌。只看著那靜靜而坐的她,此時他們未多去想那坐著的是是不是一個女子,僅僅只感覺到了一個談判者在與他們交談。
單是此勢,便讓他們瞬間便推翻了自己那些可笑的揣摩。
“時帥果然爽快。我們十八合寨既身為楚人,願助時帥一臂之力,楚民一心,伐北討蠻!力求二城之戰大勝!”
十八個當家的互看了一眼,猜忌消除的瞬間已是齊齊朝時非晚跪了下來,道。
他們這來意早已透過河天風向時非晚稟明,此時,他們只是想見見這位新主是否真值得他們信任的。
“你們的身份特殊,又不像河天風一等在潞州之戰中立了點功。這個節骨眼上我迎你們入主隊並不便利,容易被某些人抓著話柄又來一通鬧事。”時非晚直言,又道:“伐北討蠻,不一定要在主戰場使力。今我楚北的軍餉出了點事,你們既有此心,我便讓你們去查查朝廷的軍餉糧餉藥餉這會兒被鎖運至了何處。我這邊想細查。太后娘娘那邊肯定還要有所變動應對。此事辦好了,軍餉之事一旦解決,洛州與濟州之戰才能起!我的人有所動作,娘娘那邊必然盯得緊。你們是外人,不被人盯視,反倒更好查。”
軍餉的事這些人也早已聽到了口風得知了情況。聞之,那名叫司音的老頭忙帶頭說道:“時帥放心,此事我們一定嚴查!”
“查到了,莫急著行動,待我之令。”時非晚又道。
“是!”
時非晚未在這酒樓待上太久。她來的目的也就是跟那些人打個照面以及交待下進一步細查軍餉的事。帶那麼多人來,是為了保護自己以及撐排場的。走出酒樓後,武浩與河天風以及其他一些人真不要臉的與時非晚分了道。時非晚沒多加在意,自己回了營。第二日起時蘇老將軍以及言蹊都已經離開了。
他們來這兒是為了時非晚,那萬民請命一看就是早就有過的準備。未去過漠州的,或許很難想象蘇老將軍能辦成這事。但去過的,定會暗道此也就蘇老將軍能辦到了。為了救外孫女託漠州百姓們相助,依他得民心的程度漠州百姓哪會拒之?不過蘇老將軍基本上只是本人來了,漠州軍此刻由季風將軍所領,正圍在已被北戎重新收回了的雲棧道之外,只待主帥命令下便會有所攻城行動。
此節骨眼上時非晚也不好久留蘇老將軍同言蹊。他們走後,時非晚按部就班的至了練兵場,什麼多餘的命令也沒有,只讓隊裡的人每日訓練著。
這不免讓不少人開始猜測起來:到底,接下來的一戰,時帥準備什麼時候發動呢?但楚北軍們心中卻都有數:軍餉之事不徹底解決,此時發戰,必有大隱患。
因為此一麻煩,軍中人這會兒討論的話題都由姑娘轉為了政事了。尤其是此時太后與皇上親臨楚北,又經歷了上次的爭執對峙之後,他們幾乎已意識到了朝廷的兩方對峙局面有多嚴重了。只看政,此勢似乎有向太后一方完全傾倒的趨勢。
這讓許多人想到了議和的事:如若那也是百官諫之,那麼,那罪,是不是也不能由皇上一個人擔之?看他在百官們面前處處受制的模樣,似乎……百官同意議和的情況下,這位皇上陛下也未有太多說不的空間。
楚軍們還發現:萬歲爺也並沒有他們想象中的荒淫無道。起碼進了軍營後,他雖帶了許多的妃子,可其間竟完全未見他寵幸過誰,反倒是親自翻看起了軍務,偶爾還會親自看著他們受訓。
關鍵是,他們瞧出了元帥的態度:她分明是更傾向於萬歲爺一方的!
楚北軍們在熱議,閒著的百姓們自然也不會放過這樣的話題。不過比起政事,最炸百姓們的,還是石狗子元帥就是時非晚的事!
大楚這樣封建的國度,此實在是一個比天還大的訊息!尤其是對所有的少女與婦女們,簡直是下了一場猛烈的三觀衝擊雨!是的,女人們聽聞此事後,免不了開始思考起來:為什麼她們就要天天被關在家裡?為什麼她們就只能繡花做飯?為什麼男人們可以為官經商?為什麼男人們就可以守家衛國?
是她們比男兒差嗎?不!那位時帥完全向她們證明了:男人們能做的事,有些女子同樣是可以辦得更好的。她們不是沒這能力!
那麼,既然不是沒這能力,又是什麼限制了她們……是什麼理由,讓她們此生的命運註定都只能是宅門一角天地?是貞潔與聲名嗎?可為何慧安縣主那樣了擎王世子還願意要她?
那什麼貞潔聲名,被看得如此之重真的有必要嗎?
“孃親,我想學武,以後也做個大將軍!”
於是,總有那麼一些百姓們的家中,出現了此類類似的一幕:被教導著賢良淑德必須注重聲名與貞潔的小女童們,託著自己的腮幫子說道。
“胡說,女兒學什麼武!將來怎能嫁得出去!”孃親們教導。
“可,慧安縣主為什麼能習武?”
“這……”孃親們想起這事兒,一時間都會有些啞言,隨後,道:“那是個例,不能學她。學她了,將來可要被人說三道四了,往後尋不到夫家,就只能去做尼姑了。”
“為何尋不到夫家就只能做尼姑啊?”小女童們不解的問:“人只要有飯吃就能活著,難道找不到夫家就只有做尼姑才能有飯吃?”
孃親們憤:“總之,不能學她!否則將來沒好處!那是個例!懂麼?”
“但是,孃親,我若學了武,除我之外還有不少女子也跟著學了武,將來,女子學武那不就算不得個例了?”女童拖著腮幫子,繼續問。
“……”孃親們噎了,也不知是無言以對了,還是也在琢磨起了女童們的言論。
時非晚這一事的傳播,使得大楚出現了不少這類的女童。當然,這會兒這些訊息還只是在楚北傳揚著。
但時日久了,定然也會傳至整個大楚。此事,於大楚所有女兒們來說,尤其是年紀不大三觀還未成形的閨女們說,幾乎算得上是一場思想啟蒙。
往後:大楚必然會出現一些時非晚的跟隨者,學習者,跟她一樣踏上這條路。或者,踏上類似的路。起初,人數或許不會多,只是小眾。
但時間長了,十年,百年,幾百年……世界遲早會變!
往後:大楚必然會出現一些時非晚
但時日久了,定然也會傳至整個大楚。此事,於大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