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們的口號又一次統一起來。

“皇上,依我大楚朝國律,百官諫言,若有九成以上乃是統一一致的,君王需遵行百官之意!”那位何大人又揚高了幾個分貝。

只一番話,看似依舊是諫言讓楚皇處死時非晚的,但這般統一的架勢更是在向楚北眾軍發放著一個訊號:可別以為他們只是嘴上說說不發軍餉,其實,他們行動上亦是做得到的!

大楚雖有一國之君,但大楚一直以來都有國律:未免君主太過昏庸無道,大楚自古設了“百官督查”這一條。君主有權,可也得受百官監督。百官有責對君主進行監督,也有責每日向君主諫言。百官之諫君王一般情況下有權拒之。可若是九成以上的官員言辭皆是統一的,那麼,君主需尊百官之意。

此本意是為防君主昏庸!

君主若不遵,百官有權罷上朝堂,罷行朝事!

大楚乃是大國,自上到下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一臣鬧事可換朝官,可眾臣統一鬧事,國民生活自上到下便一定會開始紊亂。國民生活一受影響,正常的生活秩序無法維持,國民必然動,亂,經濟必會大損,損失從上到下會相當的大,沒準兒還會傷及社稷根本,甚至給江湖不臣孽徒攪局的機會。

總之,百官若是言辭統一,無論是依國律,還是隻論現今的局勢,皇帝都不可能不受脅!

故,此時百官意見如此統一,其實已能像楚北眾軍表達一個相當明確的態度了——

慧安縣主,他們必不恩赦!

再敢替慧安縣主求情,不發軍餉,他們也絕對有能力做到!

“……”

百官們如此決然又清一色的表態加威脅,此已引得眾軍們中又起了喧譁聲。只這會兒眾夥兒卻不是直接開罵了,更多的則是議及此事。

沒有人是傻子。軍中之人雖遠離政場,但此時也已能瞧出一些什麼來。

若真只是一件女子從軍值不值得恩赦的事,在這女子這半年以來屢立奇功的事蹟之下,他們其實不信百官們中沒有一個站出來為此女子說話的。

此事分明已不是事情對錯的辯論了!此乃是一場軍權之爭!

很明顯,百官們這會兒的態度相當的明確——

用盡手段,不要臉面。也絕對不容許時非晚再掌楚北兵權!

若是太后娘娘的人,此時的心情其實是相當緊張的。他們絕對能理解百官們此時的堅定:因為今日一旦鬆了口,時非晚一旦得到恩赦況且楚北兵權被放給了她,今後,便更加沒有再奪回來的機會了!

一旦收不回楚北兵權了,楚北與擎王府一脈聯成一線,此幾乎意味著——

太后娘娘多年的籌謀將直接被宣判了結局:敗!

此事實在太大!

兵權之爭,再放大點,也可說直接就是皇權之爭!

皇權之爭,又如何可能讓得了步!

“此事你怎麼看?”武浩這時已同畢天高閒聊了起來,道:“不發放軍餉,似乎不是才有的提議,朝廷的軍餉被拖了好一段時間沒發下來了。”

“還能咋看?軍餉之事,定就是直接針對咱老大的。現在這些狗碎都在演戲唄,大抵早就瞧出了老大是慧安縣主。早設好了局來逼她。”畢天高說。

二人這對話,此幾乎也已是軍中所有人的對話。

沒有人是傻子!

他們都有腦子,也都會思考。

今兒個早發生了一件怪事了。就是無緣無故有人指出時非晚非禮了他們的事。這事兒明擺著就是要將時非晚的身份在明面上逼出來!

既如此,這便證明著時非晚的身份早就被人知道了!

而且,那率先知道而且將她身份逼出來的人對她持的是容不得的態度!

為何容不得?

楚北眾軍此時都在想時非晚的身份!聖蓮宮餘孽麼?她若是逆賊,百官們的擔心也確實在理。

可除此之外,他們更多的則是在想她的第二個身份——

岑隱的女人!

岑隱的女人若掌了楚北兵權,加上擎王府其他兵權,時非晚與岑隱若是齊心的,而且但凡二人聯手想做點什麼,那麼對皇權那真的是……

可,若是對皇權的脅迫甚大,楚皇應一口應下百官們的話才對?今日這皇帝一開始下令判決,這會兒又一副難為的模樣,屬實是——怪異!

“這些大臣可真是咄咄逼人的,像是能做得了萬歲的一切主一樣。”這時,已有敏銳的人瞧出了什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