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怎能有這等權!”齡齡有些嫉惱的喃喃起來。

“天哪。”畢天高驚呼一聲,下巴咔嚓直往下墜,立馬道:“那咱,豈不就有九名使官了。而且——”

“而且,擇不和者,應該……應該不少了……”武浩這時開始用五根手指頭數了起來。他聽說過了,大楚與北戎雙方每提出一條議和條件來,是否能透過都是依靠看雙方支持者人數的。若反和的多,北戎那邊提出的條件大多數被否認了,那麼這和也就議不成。所以從這角度上來說只要使官之中反和人數更多這和就八成議不成。

“狗子,你是否能判斷那位岑大公子持何態?”武浩數了半天沒辦法確定答案,立馬問起了時非晚。

他知道這石狗子似乎有些來頭,知曉之事似乎比他們多。

“不和。”時非晚回。

“元帥,蘇老將軍,張將軍,以及郡主,還有岑大公子,此已有五人,如此說來,獨四人持議和態。這和,怕是議不成了。”武浩眼睛一亮,整個人都興奮起來,立馬確定道:“若無郡主,元帥,蘇老將軍,張將軍,都是反和的,那不過便是四對四而已,這天成郡主,可真真是仙人兒,怎地這個時候能帶來這麼好的訊息。”

畢天高也興奮不已,“對,我就說,這和不好議。不過,萬歲爺既給了天成郡主這等權利,怎地不讓她直接作為議和使臣呢?為何要她去挑選別的使臣?”

“你傻呀。郡主是女子,怎能擔任使臣?”武浩難得聰明瞭一次:“背後做做也就罷了,放在臺面上,女子做使官還是不妥當的。”

只他們興奮著,卻是見得時非晚臉色一點也不好看,神情反而顯得有些凝重。

畢天高意外的又拍了拍時非晚的肩,道:“怎了?這可是好訊息。”

“好訊息嗎?可不見得。”時非晚脫口而出。

畢天高及武浩嘴角的笑意同時一收。此話若由別人來說,他們大抵要說他掃興。然而此言由時非晚說出,他們沒來由的便覺得那話絕不是沒依據的。神色一肅,畢天高便道:“啥意思?”

“若元帥不反和呢?”時非晚道。

似一反問,然而,她分明是十分確信的語氣。

“……”畢天高二人同時疆化。

時非晚眸光往前幽幽而探,耳邊似又想起了昨夜裡聽到的那番對話。元帥不反和,這個答案她已是確定的!

因此,天成郡主就算能夠再選一個反和的使官又如何?最後還是議和者多,佔五,而反和者,不過是佔四。

所以,天成這封聖旨,沒有任何的意義。

倒是……

倒是,她若能選個反和的,又能給她搏一波好名聲!

而且,她明明有那麼點參與議和的權利,之前面對金州百姓時卻不承認只道自己乃隨行而來。事後,若是又被傳出天成任了一名反和使官的事,這好名聲可就被拔得更加高了。

百姓們必會說:天成郡主只在背後默默做事,議和之前卻故意不攬功。儘管沒起到作用,但郡主已是盡力。

這名聲……她若真的持反和之心也就罷了,使了點心機卻也無損別人算不得太大的事。

但關鍵是——

時非晚此時在想,天成郡主是否知元帥持反和態度的事!

她若知,便必當知:這封議和聖旨起不了半點作用!如今這幅姿態,就只不過是想利用議和之事為自己搏一波好名了,而非真正心繫此事。

可時非晚覺得,天成郡主不可能不知!

京都之人,情報大抵沒有他們這般閉塞。況且天成人脈手段可皆不俗。那位岑大公子說世子爺會來,時非晚心中便已有數岑大公子大抵也是覺得議和能成了。

岑止知,那麼多大人知,天成……真不知麼?

“老大,你……你可別嚇我……”那廂畢天高二人緩過神來立馬說道。

時非晚卻沒有再多言,終於徑直往前走了去。只這時恰見得前方言蹊又看向了天成郡主。

言蹊見聖旨時也只是愣了下,未有太大的反應。很快的,他竟就將聖旨遞迴給了天成郡主,道:“郡主既有此權,當去與元帥商議。反正,本將相信,郡主若有心一定會選出能擔此大任之人。”

說著,已是又招呼了下小李,道:“郡主既如此心繫大事,想來不願在此耽擱停留,那麼這醫,郡主大抵是不需要了。小李,送客!”

“言將軍!”天成怎麼也沒想到言蹊會是這個態度,“此時可不是意氣用事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