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言大人,還是談正事吧。”其他兩位大人也說道。

他們倒也不是不氣金將軍所行。只不過議和這種事扯出來,會得到這樣的待遇他們就得有心理準備。要算賬往後算,在這金州軍的地盤,他們討不了好。

文大人依舊不甘心,只其他人已將話說到這份上了,便也只好暫認的說道:“張將軍,此事你定然也已經聽說了。便儘快收拾準備行程,確定好護行人選,隨我們前去潞州。下月十五,便是與北戎商議的議和之日。”

文大人方才還似一隻炸毛的雞,一說起正事來便立馬一板一眼的,還從身上掏出了一份摺子來,一邊看摺子一邊說道:“因是議和,隨行軍隊不能太多,隨於城外的不得多於兩萬人馬,隨入城內的不得超於兩千。”

說著,又掃了掃四周,道:“金州的副將呢?到時候,副將也需隨之同行。”

“放心,到時候一定到。”張將軍嘴上應得相當爽快。

“還有——”那文大人這時對著那摺子仔細瞧著,許因老眼昏花視力太差看得有些吃力,好半晌才看清了上面的三個字,竟是問道:“你這軍中,可是有一人名喚石狗子?”

“……”正靜靜站著只盼著能聽到什麼重點的時非晚,千想萬想也沒想到,這位京都的文大人會忽然點名到自己身上,不由愕然的抬了下腦袋。

衛爽三人亦是一怔。

“怎麼滴?”張鐵海沒有應聲,問道。

“你見著他之後,給他下個任務,讓他尋出慧安縣主一同前往潞州議和!”文大人鄭重道:“此乃萬歲爺之令,乃是聖旨,必須做到!聽說他乃是慧安縣主的恩人,前不久還一同出現在漠州。”

這話一說,張將軍那不鹹不淡的神情終於有了變化,一怔。

“慧安縣主,乃是那北戎元帥點名要的人!雖不知他意欲為何,但慧安縣主必須到場!那石狗子既知他下落,此事他便必須辦到!”

文大人一句比一句讓人驚愕。

“慧安縣主?”張將軍抓住字眼,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出現了幻聽,不然就是這位文大人被砸壞了腦子,忙道:“什麼事?北戎元帥點名要慧安縣主一起去幹啥?”

“你問我我怎知。反正,這是北戎那邊同意議和的條件之一。慧安縣主,必須到場。”文大人強調,也覺一陣迷惑。只不過摺子上就是這麼寫的。

“文大人這可為難我們了。聽聞慧安縣主去了漠州,在蘇老將軍那呢。你怎地不去尋蘇老將軍找。”

“不管她在誰身邊,這個任務,直接給你們軍中的石狗子下便成了。反正,只有他最清楚縣主下落。”文大人堅持著。

他當然也知道外邊都在傳慧安縣主投奔她外公了的訊息。只不過,當他傻啊?雖不知北戎元帥這點名要人是為了什麼,但一定不是什麼好事。去找蘇將軍要能要得來才怪。

倒是聽聞石狗子與慧安縣主交情甚好。就算要人,那也得石狗子去要,就算要坑騙,最好也讓石狗子去坑。

“好了,還有一些金州需準備的。”文大人又開始念起了摺子上的內容來。這一次他點的,多是一些大楚的財帛之類。想來是為了議好這和,給北蠻子的一些見面禮。

時非晚此時發現,文大人提起慧安縣主那行時,幾乎就是與後邊那些見面禮並排的。

而且,他念那些珍物之時,其中也有一些說是北蠻子點名要的。

怎她越聽越覺得,那北戎的口吻似是將自己也視為了見面禮?

“好了,就這些了,你去準備吧。”文大人唸完一長條後,給了張將軍一個高傲的眼神,冷淡的丟下這一句,便哼了聲,甩袖而去了。心想等回了京一定彈劾死這群金州軍。

“哎哎,本公子也走咯。”文大人一走,岑止以及其他人乃至於那位天成郡主,也都站了起來,紛紛走了出去。

那走出的,清一色的都是京都的大佬,以往赴這小小金州城,定是得全宴歡迎。然而他們離開之時張將軍竟表面功夫也懶得做,起都沒起身。直至他們自視線裡消失,張將軍那不鹹不淡的神情才添了一些複雜的情緒,二後,飛出了一個字來:

“呸——”

“……”時非晚四人裝作沒聽到。

“你們四個來幹啥的?”張將軍視線終於往他們身上落了過來。

衛爽以及畢天高三人忙退後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