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月白霜凝(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馮妙一早也對這事情有些疑惑,不過在宮中掌事多年的太監,多少總有些自己的門路,所以她也並沒特別在意時聽予星提起來,又勾起了她的好奇心。
“太妃娘娘掌管後宮事務這些年,具體操辦都是交給郭泉海去做,一直不讓旁人插手。每次採買時都把價錢說的高一些,從宮中多支取銀兩。等到處置舊物時,他再把嶄新的東西混在舊物裡一起運出去,賣掉的錢自然就歸了他自己。我親耳聽到小佩對他說,這個月採買的瓷器,多報了整整一倍的價錢。”予星講得雙眼放光,她不像馮妙這樣顧慮多,恨不得立刻就把這事情告到皇帝面前去。
馮妙仍舊還是搖頭“不行,現在告發出來沒有用。皇上在太妃娘娘面前,是小輩,總不能當真處罰太妃娘娘。再說……”她忽然從床榻上跳起來,雙手按住予星的肩膀,連聲音都比平常大些“我知道了!我知道他們是怎麼害死林姐姐的了。予星,別的事你都先不要管,只管儘快織出上好的綾羅來,所有的帳,這次我要跟他一起算!”
予星雖然不甘心,可她一向都聽馮妙的話,這次照舊還是如此。
六月仲夏時,予星已經能用蠶絲織出十分輕薄的布料,馮妙卻不讓她拿出來,只叫她派穩妥的人看管好,千萬不要丟失損壞。
夏至日是平城中一個很重要的節日,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尋常百姓,都會在這一天闔家團聚,一邊分吃些時令瓜果,一邊猜謎遊戲。
尚儀局早早在碧波池邊的聽心水榭備好了瓜果,拓跋宏和滿宮女眷要在這裡消暑。女眷們以待選娘子身份入宮時,第一次的小宴就設在這裡,不過那時拓跋宏稱病沒來赴宴,事後又出了鄭家小姐溺水的事,聽心水榭就一直沒再用過。這次重新開了,是因為皇上隨口問了一句,“水榭上是不是涼快些”。
馮妙已經想好了一個方法,可以吸引宮中女眷對蠶絲綾羅的興趣。不過,這方法需要拓跋宏配合一下。自從上次高照容被召幸後,馮妙就再沒像以前那樣每天申時三刻進入崇光宮,她不去,拓跋宏也不宣,就這麼一直僵持下來,始終沒機會跟他說起這事。
小宴之前,拓跋宏坐在紫檀書案後隨意翻著書。他剛剛宣了袁纓月過來,替他磨墨添香。袁纓月生得小鳥依人,手勢動作都很輕柔、也很標準,可遠遠看著,就是沒有往日馮妙那種靈動氣韻。
拓跋宏心中無端覺得煩悶不堪,正要趕她出去,劉全小步上前,躬身稟告“馮婕妤求見皇上,有幾句話想跟皇上說。”
一簾之隔,拓跋宏隱約看見馮妙正跪在地上候旨,心情突然就好了。
“不見,讓她回去!”拓跋宏拒絕得乾脆,連聲音都是輕快的,用筆管挑起對面袁纓月的的下巴,“你今天伺候得挺好,改天朕再宣你來。”
“謝皇上,嬪妾……嬪妾願意侍奉皇上……”袁纓月倒像受了驚嚇似的,小心地答話。拓跋宏一個字也沒聽進去,眼睛盯著隨風翻動的垂地鮫紗,那後面的纖細人影已經不見了。他很滿意,到底還是馮妙先開口了,先讓她吃一次教訓,等會小宴結束了,再召她過來,好好安撫一番。
各宮妃嬪陸續進了聽心水榭,這一天原本就是隨意遊戲嬉笑的日子,這些貴族小姐們,平常在家中時,也是跟著父親、哥哥們這樣過夏至的。見人到齊,侍宴的太監便給每人送上了一柄新制的團扇,素白扇面,還沒有畫圖樣上去。
王琬拿在手裡搖了兩下,有些奇怪地問“這扇面,好像跟以前用的宮絹料子不一樣啊?這還沒畫畫兒呢,怎麼就拿上來了?”
小太監答道“這是用蠶絲做成的扇面,比宮絹的輕巧透氣,隔著扇面,看得見對面的人影。要是畫上了畫兒,就看不出來了。”
王琬舉起扇面看看,果真如此,可好雖好,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她看過就隨手放下了。一抬眼瞥見拓跋宏在上首坐著,忽然站起來說“這麼光坐著也沒什麼趣味,正好有這批新做的團扇,姐妹們不如自己動手,畫個扇面上去。”她含羞看了拓跋宏一眼“就請皇上評判一下,誰畫得好,不知道皇上覺得怎樣?”她的工筆美人圖,是專門練過的,最適合拿來畫扇面。
拓跋宏笑著點頭“好,畫得好的,朕有賞賜。”
皇帝開了口,侍宴的太監立刻去抬了筆墨顏料過來,又燃起了計時的線香,以一炷香時間為限。女眷們略一思索,都趕忙動筆,一炷香時間並不長,扇面又窄小,其實並不好畫。只有馮妙、高照容和李弄玉三個人,坐著沒動。
線香燃盡時,女眷們在自己的扇柄上墜上一張對摺小箋,寫上自己的名字,放進一個彩盤裡,呈到皇上面前。馮妙正要提筆在小箋上寫字,忽然想起小宴前在崇光宮看到的那一幕,便有些猶豫了。也許皇上還在跟她生氣,看見她的名字,便不會選她的扇面了。
捧著彩盤的小太監低聲催促“婕妤娘娘,您寫好了沒有?”馮妙咬咬嘴唇,在小箋上匆匆落筆,把團扇放進彩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