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前塵往事
章節報錯
李旦伸出手來,想檢查一下慧安額頭上的傷口,叫人把她從宮裡帶回來的時候,大概是她掙扎了一下,從馬車上跌下來,額頭在路邊的石墩上磕破了。李旦一直在含涼殿裡,要讓母后同意他帶這個宮女回來,很花了一番心思,等他知道的時候,已經是紅泥來告訴他,已經請了很穩妥的郎中,替慧安包紮過了。
手伸在半空中,慧安便瑟縮著朝後躲,一臉的驚恐。李旦的眉微微皺了一下,這實在是一個很膽小的女孩子,第一天他還以為她只是沒弄清狀況,幾天過去,他才終於確認她是真的膽小,怕得手和腳都不知道該往哪裡放。
他忽然有些疑惑了,這究竟是不是自己要找的人?可那項墜的樣子,他是不會認錯的。第一次見到那個項墜的時候,他年紀還小,不知道從哪找來了一本古版的算經,躲在角落裡看得如痴如醉,被某一頁上一道問題難住,忍不住自言自語出聲。隔著帶鏤空透窗的牆壁,有人嗤笑出聲:“笨死了!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樹梅花廿一枝,七子團圓正半月,除百令五便得知。這個問題啊,我五歲就會算了。”聽聲音,應該是個年紀不大的小女孩。
那時的李旦當然不服氣,他向來是皇子中天資聰慧的一個,還從來沒有受過這種嘲笑,當下就從書上翻找出更難解的問題來考問她。可那個女孩子思維敏捷、口齒伶俐,每次都只是稍稍思索,就能給出答案。隔著透窗,他看不見女孩子的臉,只能看得到她一雙細白如瓷的手裡,不住地把玩著一個小小的項墜,像是喜歡極了,卻一直不肯戴在脖子上。
一面之緣,念念不忘。
他後來封王開府,見過形形色色的美人,可他始終都忘記不了那個一牆之隔、只聽過聲音的女孩子。機敏的頭腦、鮮活的靈魂,遠比任何皮囊都更令他著迷。
那項墜的樣子,他絕對不會記錯,可是面前的人,卻好像跟記憶裡差別太遠。
李旦側身坐在床榻一邊,攤開手掌送到手足無措的慧安面前,和顏悅色地問她:“你認識這個墜子麼?”他在宮中已經問過一次了,此時鬼使神差想要再確認一次,甚至說不清自己究竟想聽到“是”還是“否”。
慧安身上一抖,她當然認識,這墜子是她親手交給幼安的。她已經好些日子沒有見過幼安了,不知道她在做些什麼,最後一次見她,還是替四郎君傳話給她。慧安悄悄地抬眼,想從李旦的表情裡看出些什麼來,可她實在太不擅長察言觀色,只好自己惴惴不安地猜測,也許李旦是在追查誰幫著明仙師動了手腳吧,他會把查到的人怎麼樣……
她是姐姐,可從來都是幼安在想盡辦法保護她……慧安低垂下眼簾,輕輕地說了一聲:“是我的。”
原先的鏈子已經不見了,李旦用一根烏金色的皮繩,重新系在墜子上,戴回慧安的脖頸上,聲音低低地漂浮在她頭頂上:“三人同行,五樹梅花……你還記得麼?”
慧安從沒有如此近地接觸過任何一位皇子,聽見他低醇的聲音,整個人從內到外都酥軟下去了。她完全聽不懂李旦在說些什麼,倉惶之下,竟然也生出幾分急智,結結巴巴地說:“殿……殿下,我磕到頭了……好些事情,都想不起來了。”
李旦心裡忽然湧起無限憐惜,原來是傷了頭記不得了,聽說有人受傷之後,性格也會大變。如果他早一點找她,或許她就不會變成現在這樣。想到她當年的樣子,李旦的嘴角就忍不住微微上揚,隔著牆就敢說他笨死了,現在看看究竟笨的是誰。
他伸手輕輕一拉,讓慧安靠在自己身上:“好好休息幾天,想不起來的事情,慢慢想就好了。”
大明宮中,幼安終於找著機會見到李旦時,已經是六天之後了。從前不想見他時,總覺得他陰魂不散,冷不防就從哪裡斜穿出來。真想見他時,卻無論如何都找不到他了,他是皇子,想躲開一個宮女,太容易不過了。
可幼安此時卻不能跟他說話,因為他們碰面,是在武皇后的含涼殿裡,李旦是來給武皇后問安的,坐在武皇后一側的坐榻上,而幼安是被召來問話的,正跪在武皇后面前。武皇后身邊的宮婢說起,太平公主在書院裡藏了一隻小狗,每日以讀書為名,其實都是在跟這個宮女一起,逗弄著那隻小狗玩。
告狀的宮婢,把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武皇后的確不喜歡宮中養貓狗,可是私養貓狗的罪名,還不至於讓武皇后發怒,她真正會生氣的,是有人引誘太平公主玩物喪志。
幼安只看了一眼那宮婢的面孔,便知道她一定就是王靈熙那個早些年入宮的姐姐王瑩萱,這對兒姐妹的五官真是相似,很容易便認得出來。
武皇后問話,總是那副不著喜怒的樣子,讓人猜不透她究竟是怎麼想的:“聽說月兒近來時常叫你去陪她,你們都做些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