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流民之地
章節報錯
馬車所過之處,蓬頭垢面的災民像蟲蟻一樣圍攏過來,舉著早已經摔破的粗瓷碗,搖晃雙手想討要一口吃的。
蘇冰清不忍再看,伸手摸了一把車廂裡帶著的幾張薄餅,欲言又止地看向幼安。
幼安壓住她的手,朝著她輕輕搖頭:“我們這一點口糧,根本不夠分給那麼多流民。你讀過的書那麼多,總該知道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如果這些流民暴怒起來,我們根本沒可能安然脫身。”
蘇冰清知道她並非危言聳聽,可是片刻猶豫之間,車上的簾子已經被風帶起,那些流民看見車內是兩個衣裝整潔的年輕女子,只當是路過的富戶小姐,越發不肯離去,死死扒住車身,口中不住地哀求。
餓紅了眼的人,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幼安輕輕嘆了口氣,從身上的錢袋裡取出散碎銀兩,掀起車簾子遠遠地拋了出去。銀子在日光下亮光閃爍,劃出一道耀眼的弧線,流民中間有人推開同伴追過去,撿起來握在手裡,臉上卻並沒有絲毫喜色。餓殍遍野,有銀子也沒什麼用,根本買不到任何吃的東西。
其他手腳慢些的,站在原處唉聲嘆氣,看來車內的人也只是路過的,帶著銀錢當路費,卻沒有什麼吃的東西。
幼安一面從車簾側面看出去,一面催促車伕快些離開。
洛州刺史的官署修建得古樸雄偉,門口兩側各立著一隻青石雕成的猛獸。大門一側,還有專設的長棚,用來給流民施粥。等候取粥的人排成一條蜿蜒的長隊,緩慢移動,一切看上去都井井有條。
車子在刺史官署對面停下,蘇冰清正準備掏錢出來付給車伕,幼安忽然抬手製止了她:“先不進去,就近找一家客棧。”
“大人,還是官署裡面安全點吧……”蘇冰清已經被路上的流民嚇壞了,總覺得街面上不安全。
幼安輕輕搖頭:“那可未必,咬人的狗,從來不露齒,聽我的安排,先走吧。”她輕輕閤眼,把頭靠在廂壁上,那些流民明知官署門前施粥,卻不來取,而那些取粥的人,看起來也並不像餓了許久的樣子,這實在太反常了。
寧原鎮一帶,原本也有很多客店,供往來的商人臨時落腳歇息。可是因為饑荒,許多店面都已經不再營業了。幼安帶著蘇冰清轉了幾圈,才勉強找到一家狹小的店面,因為店主本就住在這裡,不過是騰出兩間空房賺點小錢,這才仍舊開門迎客。
店主老夫妻兩個一臉抱歉地上前來:“兩位姑娘若是要休息一下,就請自便,飯食是實在沒有了,鍋裡還有一點麵湯,那是我們留著續命的,多少錢都不賣……”
幼安低頭想著自己的事情,漫不經心地回答:“不要緊,我們歇一晚就走。”
等老夫妻兩個退出去了,幼安才用手指敲著桌子說:“刺史官署,我們還是要進的,只不過,從正門進去,恐怕看不到我們想看的東西,我打算——另闢蹊徑。”
蘇冰清見識過幼安有多麼膽大,想要叫她打消太過危險的念頭:“大人,這邊民風尚勇,刺史官署裡面又有武衛,翻牆進去,恐怕會被抓住的。”
“誰說我要翻牆了,”幼安微微一笑,蘇冰清剛剛放下心來,又被她後面一句話吊了起來,“我要賣身。”
幼安對蘇冰清說,刺史官署中,這幾天一定會需要採買奴婢。蘇冰清起先並不太相信,可是過了短短一天,刺史官署的後門附近,果然多了些鬼鬼祟祟的人牙子。蘇冰清悄悄去打聽了,說是刺史官署裡要採買奴婢侍奉貴客,不要普通的奴婢,要容色上佳或是出身良家的。
所謂的“貴客”,自然就是即將帶著賑濟流民的米糧前來的李旦。
依著律法,良家女子是可以自賣為奴婢的,幼安對著刺史官署裡挑選奴婢的人扯了個謊,說自己是來投奔親戚的,不曾想遇上災年,親戚不知去向,她一個弱小女子無處容身,只想找個安穩的地方討口飯吃。她本就生得清麗俊秀,有幾分不同於尋常女子的爽朗氣質,又常在天后身邊隨侍,舉手投足的氣度一眼看去就非同尋常。三言兩語之下,她便進了刺史官署。
蘇冰清本要跟她同去,幼安卻堅持留她在官署之外,告訴她如果十天之後自己仍然沒能回來,便帶著天后的手令,進刺史官署去要人。
一同進刺史官署的,還有五六個女孩子,除了幼安之外,其餘幾個倒是貨真價實無處可去的,幼安不過是揣摩著當下的情形,編了一個最常見的謊而已。官署之內,也並沒有什麼活兒真的要交給她們做,只有一個妝容誇張怪異的半老徐娘,每天來教她們保養身體。
到第三天下午,官署裡平日來來往往的人都見不著了,只能聽見前院裡飄來喧譁熱鬧的聲音,夾雜著搬動東西的聲響。幼安猜想,應該是八皇子殿下,終於到了。
到了掌燈時分,前院便有隱約的樂曲聲傳來,又等了片刻,那個每天都來的老女人,帶了一大箱零七八碎的物件,親自給她們逐個上妝。描眉勾眼地弄好一個,便推出門去,叫人帶著去前院給貴客敬酒。
幼安並沒特意退縮,卻仍舊是最後一個,只因她生得實在太過纖瘦了些。那女人在她臉上敷了厚厚一層粉,嗆得她直想咳嗽,接著用魚鱗剪成圓片給她貼在面頰上做裝飾。等到她終於忙完了,幼安也已經認不出鏡中的自己了。
“行了,去吧!”她似乎對自己的手藝很滿意,推著幼安出來,順手掩上的房門。
官署的東側,原本是刺史用膳的飯廳,臨時改了來做宴客的場所。幼安一進門,便看見李旦坐在正中的主賓位上,輕搖慢晃地跟著樂工的節奏打拍子。
洛州刺史蘇良謙,說話時帶著明顯的討好語氣:“早就聽說殿下對樂曲造詣非凡,這些樂師能為殿下演奏,實在是三生有幸。”
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