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戒疤的已算是得道高僧了,九個戒疤的幾乎可以稱為神僧。如今這方丈十二個戒疤赫赫顯在頭上,這還是潘石智生平第一次看到,竟已無法言語表達自己此時的震撼。

方丈也不墨跡,直接從懷裡掏出一物。這東西有大半個手掌大,全身漆黑髮亮,有兩指厚度,但也看不出是什麼材質。這物表面上凹凸不平,好似曾經上面有文字、圖案、花紋,或者說圖騰,但現在嚴重和殘缺不堪,已根本無法斷定表面具體是什麼了。

潘石智看著此物,問道,“這是何物?”

方丈將此物放在小桌上,說道,“潘少俠不就是為此物而來的嗎?”

江湖令?潘石智雖是激動,但對此物也僅僅只是看看,沒想到其他,現在他想知道的是其他的。

只見潘石智將這江湖令推回到方丈面前,說道,“方丈大師,屬晚輩無禮。我想諮詢的是前些時日留下這江湖令的那名劍客。”

方丈卻答非所問,“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誑語,此令乃是一空物,內部早已空了。”

此時屋外傳來聲音,“師父。”

“啊,是俱空和和俱念嗎?進來吧……”

果然,進來兩人身著黑藍色衣衫的中年僧人,其中一人正是剛才藏經閣見到的俱空大師。

潘石智趕緊起身行禮,“晚輩潘石智見過俱相大師,俱空大師。”

俱空微笑道,“果然英雄出少年,方才一遇便知少俠無非池中物。”

“大師過獎了。”潘石智不知方丈讓兩位大師前來是何事,忙又問道,“請教方丈,這是?”

方丈回道,“潘少俠來意我寺明白……六月,王前幫主忽然死於非命,潘少俠乃王前幫主義子,殺父之仇固然是要追查的。”

潘石智趕緊拜禮,“方丈能體諒晚輩,晚輩感激不盡。還請方丈指點迷津……”

“阿彌陀佛……若是告知閣下,閣下去尋仇,再造殺孽,老衲豈不是犯了殺戒……”

“這……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殺人償命……更何況此人故意攪動風雲,不除此人,江湖恐更多人犧牲。”

“阿彌陀佛……俱空……”

“是,師父……”俱空上前兩步,說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此話還是由貧僧來詮釋吧。”

“這?”

俱相補充道,“貧僧這師弟別看平日裡只在藏經閣問卷經書,天下武學他已在書中尋得七八。”

潘石智趕緊上前跪拜在俱空大師面前,“還請大師成全。”

俱空趕緊扶起潘石智,不慌不忙道,“潘少俠可知這江湖令中所藏武學?”

“願聞其詳。”

“這江湖令本就是我少林產物,不想為它江湖幾多風雨,死傷無數,實屬我少林罪過……幾經易手,在六百多年前又歸回我少林……可惜,在元末明初亂世之時,我寺為明驅元,導致這江湖令再度遺失……江湖令在這六百多年前重歸少林之時,江湖也曾發生鉅變,故而存放在這江湖令中的武學封存著當時的魔頭生前創下的高深劍法。”

“魔頭?”潘石智疑惑道。

“他原本是華山長老,情勢所逼,也算是這江湖令惹出的風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