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 冬月大雪(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知道,聖人那句話是為安撫,也是為了施恩,作為臣子自該感激……
可如此關頭,聖人這一句稱得上鄭重的安撫,何嘗不是欲定他之心?
所以,聖人待他,恐怕也並不是十足的信任……仍疑心他會因婉兒的牽連,而存在關鍵之時倒戈榮王府的可能。
哪怕當初他是遵從聖人之意才忍痛將孫女冒險遠嫁益州,而今時局輪轉,彼時之忠心舉動,反倒成為了聖人心間的一層隔膜。
這個猜想是不敬的,但正因基於臣子對君主的瞭解,他才會有此不恭之揣測。
他不能說聖人有錯,天子敏銳戒備,何錯之有?
身為臣子,唯有盡忠才是唯一本分。
馬行舟心緒複雜地靜立片刻,才抬腿行下漢白玉石階。
風中送來寒意,將他的官袍衣角拂起。
回到府中後,馬行舟獨自一人在書房中靜坐良久,復才提筆寫信。
這是他繼先前喻增之事後,第一次給孫女寫信。
那一次,他奉帝王之命,讓孫女刺探喻增與榮王府的關連,心中幾乎已認定了孫女不會再有活路。
他的孫女“僥倖”活了下來,然而這一次……他身為祖父,卻要更為直白地讓孫女踏上死路。
正如兩國和親,開戰在即,和親的公主註定要成為妨礙與悲劇。
為母國而死,是她們的宿命,也是榮光。
馬行舟失神間,想到了和親北狄的那位崇月長公主,固然可悲可嘆,卻也萬分可敬,不是嗎?
婉兒縱無崇月長公主之能,但在她親自做出選擇的那一刻起,為國朝赴死,不令天子“為難”,便成為了她無法逃避的本分。
數月間,又老了許多的馬行舟靜靜看著面前信上的字跡一點點變得乾燥,終是將心中的不忍與愧疚拋向了冬月的晚風中。
將晚的天色陰沉著,寒風吹過面上肌膚,讓太子李智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但無人知曉,他在離開甘露殿時,裡衣幾乎已被冷汗餵飽。
他一路吹著冷風回到東宮,這一身冷汗仍未得以消下。
這次內殿中沒有讀話本的聲音,卻見有內侍捧著一隻銅鍋入內,還有醃好的鮮嫩羊肉。
李智走進去時,只見魏妙青正指揮著宮娥們拿火鉗子將點燃後的無煙炭火夾進一隻小爐子裡。
見他進來,那夾著炭火的宮娥騰不出手行禮,嘴上雖有些急忙地道了聲“參見殿下”,卻也不見惶恐慌亂。
這在往常足以被東宮女史嚴厲責罰的小小細節,此刻讓李智莫名感到放鬆。
“殿下今日回來得這麼早啊。”魏妙青沒料到李智回來,也不曾掩飾自己未讓人備下李智的碗筷,只自然而然地交待宮人:“多取一份碗筷來!”
李智這些時日同魏妙青也算熟識了,此時前者滿腹心事之下,勉強扯了扯嘴角後,下意識地便道:“朝廷準備要出兵了……”
魏妙青一愣之後,沒有追問向何處出兵,而是道:“事已至此,先吃鍋子吧!”
李智無言間,只見她指向已被宮人架上爐子的銅鍋,口中道:“可是羊肉鍋子呢。”
“快坐吧。”魏妙青率先盤腿坐了下去,指了指對面的位子,催促李智。
李智解下披風,默默坐下,卻全無胃口,如此關頭,他又哪裡有什麼心思吃鍋子?
“……這羊肉怎恁地鮮嫩?”一刻鐘後,李智不由道:“且鮮而不羶,實在可口。”
一旁的侍女笑著道:“回殿下,拿蛋清與薑片提前醃製了半個時辰呢。”
“殿下從前不曾支鍋涮肉嗎。”魏妙青捧著半碗羊湯,看著彷彿沒吃過好東西的李智,好奇地問了一句。
李智赧然一笑:“一人在這東宮之中,少有靜坐吃鍋子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