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 六郎不傻(第1/3頁)
章節報錯
段士昂看向那站出來的少年人,眼神審視間,開口問道:“不知這位郎君是?”
“在下崔琅,家中行六。”少年人一笑,自報身份,狀態竟稱得上從容鬆弛,未見分毫緊繃。
段士昂抬起眉眼,而後再一抬手:“原是崔六郎。”
他既是衝著清河崔家來了,自然也瞭解過崔家之事,知曉身在清河的崔家族人中,有一位崔家六郎,乃是崔氏家主崔據的長房嫡孫。
據說這崔六郎,是因此前在京中犯了錯,才會被送回清河老家反省思過……但此舉究竟是罰還是護,段士昂的看法倒是更偏向後者。
但崔家也早已做不到操縱當今局面了,他們本以為的老宅安穩處,反倒比京師更先出現了變故。
此刻,段士昂看著面前的少年,眼神還算滿意,崔據想費心護起來的嫡孫,還是值得他多些耐心與客氣的,遂問道:“不知崔六郎與族人何故突然離開清河?此時是打算往何處去?”
前半句等同明知故問。
崔琅便也只答後一問,笑道:“正要遵從長兄的安排,往太原去。”
段士昂眼神微動:“崔六郎口中的長兄……莫非是幷州崔大都督?”
崔琅點頭:“自然!”
段士昂似覺得稀奇:“可段某此前聽聞,崔大都督似乎已被崔氏除族——”
崔琅“嘿”地一笑:“打斷骨頭連著筋嘛。”
段士昂看著崔琅,旋即也笑了一下:“這倒也是。”
段士昂不緊不慢地說話間,腦中在快速地思考著利弊。
他固然也很難不去忌憚崔璟,若崔璟此時身在太原,他或會考慮就此放崔氏族人離開,但要知道的是,崔璟和玄策軍此時在應戰北狄鐵騎……
崔璟無暇分身趕來,甚至未必知曉清河崔家族人此時情況。
他若就此被這樣一句話唬住離開,便也不會是一夕間奪取范陽軍兵權,連取三州的段士昂了。
“然而王爺是真心想與崔家共商大事……段某奉命而來,也多有為難之處。”段士昂看著崔琅,及其身後族人,含笑道:“不如勞煩諸位先隨我返回邢州,待面見罷王爺之後,再由我護送諸位去太原,如何?”
聽似和氣的提議詢問,仍掩蓋不了強勢的呼來喝去之感。
崔氏族人間嘈雜起來,許多族人攥緊了拳,面露悲怒之色。
這段士昂始終不曾下馬說話,態度如何是明擺著的……他們何曾被一個區區武將這樣輕視羞辱過?
將那些崔家人的隱忍神態看在眼中,段士昂在心中嗤笑出聲。
他對這些至今還看不清形勢計程車族人沒有多少好感,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人的確還是有用的,許多士人甚至是寒門文人私心裡仍以崔氏為首。
他們肚子裡的東西,和手中的筆,偏向誰,誰便可以從中得利。
若能得到崔氏全力支援,此中之益處,絕不亞於他身後攻陷的三座城池所得。
且他與范陽王起事太快,雖因此打了朝廷一個措手不及,但手中可用的出色謀士卻並不多,這場仗越是往後打,便越是需要有才之士相輔。
但是……
以上這些思慮,並不會影響段士昂對面前的崔氏族人生出殺心。
若這些人執意不肯低下那虛偽高貴的頭顱,他亦不介意將他們盡數誅殺於此……不能為他與范陽王所用,便也最好不要為他人所用。
自然,如此一來必然會開罪崔家,立下不解之仇……然而,屆時那半亡之族,又何懼之有?
鄭家可以消失,崔家為何不行?
且這荒山野嶺之下,流匪四伏,亂世中,手無縛雞之力的崔氏族人不幸被劫殺於此,也很合理不是嗎。至少拿來應付天下文人是足夠的。
至於崔璟,一個手握利器卻不知擅用,至今仍在北境為朝廷抵擋北狄豺狼之人……假以時日,誰為亡魂,誰為勝者,尚未可知。
總而言之,崔璟與玄策軍固然叫人畏忌,但局勢飛快變幻之下,實不必因一個此時並不在眼前,且生死未卜之人而太過瞻前顧後。
且他甚至懷疑,所謂崔璟的安排,不過是這崔六郎試圖拿來震懾他的誆詐之言。
在段士昂看來,當今這時局下,一切看重眼下才是正解。
他存下如此想法,再看向崔氏族人時,眼底的輕視與高高在上的主宰之感便愈發沒了掩飾,再次道:“若崔六郎無異議,便請安排族人隨段某折返吧。”
這次甚至沒了詢問,而是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