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全部的真相(含書友iampetty打賞加更(第1/5頁)
章節報錯
那一日,喻增見到了他的母親,他的親生母親。
他才知,原來母親還活著。
但母親兩條腿全殘了,似乎經歷了許多難以想象的折磨,精神也不大好了,卻還認得他,見到他,第一刻便驚喜地喊出了他的名字。
他懼怕,卻無法拒絕與母親相認,他虧欠母親太多了,遠不止是生恩。
那天,那間昏暗的屋子裡,只有抱在一起痛哭的母子和榮王李隱。
“那時,我萬分慶幸母親還活著,但更多的是害怕罪人之子身份暴露的事實……”
喻增回憶的口吻已不再有那時的慶幸與害怕,他似一個旁觀者,有些麻木地道:“但榮王卻告訴我,他數年前遊歷山水時,曾經過兗州,與我父親萍水相逢,頗為投緣……他也認為我父親德行厚重,做不出貪汙之事,哪怕他並未能找出可證明我父親清白的證據。”
也是那時他才知,榮王妃的父親正是負責查辦兗州貪汙案的官員之一,榮王也是因此,偶然看到了他與母親的通緝畫像。
“榮王那時告訴我,他人微言輕,也不願攪入官場渾水之中,故而他無法為我父親翻案,但是他可以替我保守秘密,並照拂安置我的母親。”
多年後,他不禁想,那時榮王所言,果真都是事實嗎?榮王與他父親果真相識嗎?
他無從考究追溯了。
但是當年那個九歲的他,深信不疑,並心存莫大感激。
常歲寧聽罷這段往事,語氣聽不出情緒地道:“所以,他起初待你是施恩,並非脅迫。”
誰也不知那時的榮王是否已起異心,但是她知道的是,她這位小王叔,的確很擅長“與人為善”。
他也曾笑著教過年幼的她,與人廣結善緣很重要。
她記得很牢,他自己果然也做得很好。
“是……”喻增垂下眼睛,道:“起初奴也有些不安,但他從未讓奴做過任何事,連探聽訊息也不曾有。”
一年又一年,榮王依舊灑脫無爭,母親也被照料得很好,於是他慢慢放下了不安,將榮王視作了心善可敬的恩人。
“直到那年,我自以為是,要為你尋親。”常歲寧的眼神有些遙遠:“而你依舊選擇保守秘密。”
“殿下對奴的好,讓奴萬分感激惶恐……”喻增清楚地記著,那年是在軍中,殿下不過十三歲,身邊剛多了幾個願意跟從的人,初長出微薄羽翼,便惦記著要為他找回母親和弟弟。
他心中很慌張,便推說,隔了這麼多年,或許早已不在人世了。
但殿下笑著對他說,總要試一試。
於是,他只能將那一直帶在身上的木刻平安鎖,雙手交給了殿下。
事後,他向殿下打聽過幾次進展,殿下皆說,尚無音訊。
他在心中暗暗鬆了口氣,但突然有一日,殿下有事離開了軍營,那時僅為小小武將的常闊笑著找到他,告訴他,人找到了。
又與他說,先前尚不確定,殿下怕他失望,才說尚無音訊。
他毫無準備,便見到了那雙母子。
那婦人鬢邊早早生出了白髮,雖特意換過了衣裳,仍看得出日子過的極苦。
她手中牽著的男孩很瘦,不過八九歲大,所以當年分開時,那男孩顯然尚不記事,初見到可以依靠的“兄長”,沒有猶豫地就撲上去喊“哥哥”,並拿出一模一樣的木刻平安鎖證明身份。
那婦人卻顯然遲疑了,拿兗州話,怔怔地問:【阿增,是你嗎?你長這麼大了,阿孃都要認不出了……】
可她兒子就是叫喻增,那平安鎖也不會出錯。
【八歲和十四歲,長得當然不一樣了!】常闊哈哈笑著說:【查過了,不會有錯,你們娘仨說話罷!】
常闊離開,帳內只剩下了喻家“母子三人”。
婦人走上前來,握住喻增的手臂,驚慌不定地掀起喻增的衣袖,看了他的左臂。
那裡沒有胎記……
婦人的眼淚突然下雨般砸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