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其實我是一個詩人(第1/3頁)
章節報錯
早晨起來的時候,楊所還在辦公室睡著呢,最近他太累了。
山南起了霧,張緘刷牙的時候,徐所長從霧氣裡進了派出所的院子,離八點交接班還有五分鐘。
昨晚張緘睡的還好,空調雖然制熱效果不好,但一直拼命的努力著,在它有節奏的噪音聲中,張緘很快進入了夢鄉。
最近家裡終於有了一個好訊息,張緘母親盤了一個店鋪,她終於可以不用再當醫生了,母親一生握針管的手,終於可以不用飽受藥物過敏的折磨了。
這幾天父母一直在忙商店的事情,有個事情給父母做,讓張緘感到欣慰,也感謝這一路幫助母親的人,讓她在晚年可以守著一片小店。
不像奶奶最後的歲月,在寒風和酷暑裡拾著破爛,作為子孫的我們無能為力。
張緘的朋友在一次閒談時候得知了他母親開店的事情,願意將一臺閒置了三年的電腦免費提供給張緘的母親用來安裝監控。
這個長張緘四歲的大哥在張緘很多困苦無助的時候,一直伸著援助之手,張緘也沒有想到如何回報,沒有能力回報的時候就放在心中。
將近上午九點,朋友開車過來接張緘,經過平圩大橋的時候,霧下的更濃了,太陽在大霧的層層包裹下,變得溫柔,張緘完全可以直視它,不用擔心傷了眼睛。
在平圩吃了一碗牛肉湯,湯味有點淡,辣椒油做的也不夠味。
牛肉湯之於張緘所在的城市,就像拉麵之與蘭州。
蘭州也是張緘的第二故鄉,張緘是一個有口福的人。
取完電腦回到山南,張緘洗完澡就開始睡覺,快下午兩點的時候被送快遞的電話吵醒,張緘買的書已經送到了派出所。
這是一套張緘心儀很久的三本書:中國詩歌2018《年度網路詩選》、《新發現詩人作品選》、《年度詩人作品選》。
從十來歲開始喜歡詩歌,看詩寫詩一直糾纏到三十歲左右,沒有想到事隔幾年後,張緘還是沒有割捨對詩歌的愛。
網上有個段子,男人都是專一的,不管歲月如何增長,身體如何孱弱,一直都喜歡十八歲的姑娘。
張緘不否認這個段子說出了絕大多數男人的心聲,但對張緘來說,詩歌比十八歲姑娘要重要的多。
張緘讀高中那個年代,誰要是在報紙雜誌上發表了文章,那絕對是令人同學羨慕的事情。
是發自內心對文學的尊重的羨慕。
張緘在整個高中時代發表了數十篇詩歌,在鳳城一中,也是一個除了成績不好的另外一種人物。
張緘的同學會對其他人介紹張緘:我同學張緘,是個詩人。
被介紹的人會立刻吃驚的多看張緘兩眼,彷彿要從他鬍子邋遢的臉上看出一些端倪。
張緘在上高中的那幾年,朦朧詩曾經風靡一時,顧城、海子、汪國真等詩人的作品被人抄在本子上背誦。
就像加拿大人吳亦凡被人印在T恤上。
上大學以後,張緘基本就只看不寫了,大學同學基本沒有人知道,那個除了成績不好,其他方面還可以的張緘,寫過詩歌。
接著就有一個大型服務類相親節目,就是有二十四位女嘉賓的那個節目。
有不下於三個男嘉賓,在個人介紹的時候承認自己是個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