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誰有異議(第1/4頁)
章節報錯
蔣慶之這個名字對於外藩使者來說不陌生。
大明在俺答的鐵騎下有些力不從心,這事兒使者們都心中有數。
但自從蔣慶之橫空出現後,這種勢頭就被扭轉了。
什麼無敵鐵騎,在西北,蔣慶之帶著大明官兵,帶著虎賁左衛三戰三捷。更是在大同城外築京觀,以震懾異族。
這麼一個強人,若是我國的大將就好了……這是不少使者的心聲。
蔣慶之對異族的強硬姿態眾所周知。
據聞此人在東南剿倭時竟然殺俘。
殺俘是中央王朝最不喜的一件事兒,但嘉靖帝強行壓下了輿論,在外界看來,這是護犢子。
有這位強人背書?
臥槽尼瑪!
佛朗機人的好日子,怕是不長了吧!
另外,就憑蔣慶之殺俘的舉動,可見他對倭人的厭惡。
琉球使者熱淚盈眶,“長威伯他……他果真願為此背書?”
周夏點頭,“家師說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使者們頓時面色複雜。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這是前宋的名言。意思就是,大宋的周邊不許有能威脅到大宋的勢力存在。
這話放到大明,便是對俺答,以及倭國的最高警告。
要麼滾遠!
要麼就等著被碾壓!
別人說這話會被嘲笑。
可蔣慶之說的……
使者們眼中的閃爍著驚喜的光芒,有人問道:“通商之事……”
“我的奏疏已經進了朝中,另外,大明既然能與俺答部通商,為何不能與忠心耿耿的藩屬國通商?”
周夏這話,徹底打消了使者們的疑慮。
僅憑著通商一事,朝貢變成貿易就值當了。更遑論大明長威伯親自背書,承諾五年內驅逐佛朗機人,滅掉倭國……
多少次東南藩屬國派來使者叫苦,說佛朗機人猖獗,請大明援救。可大明卻置之不理。
理由很簡單,海禁!
海禁個毛線!
當年成祖皇帝時,鄭和率領的船隊鋪滿了那條海峽,風帆遮天蔽日,令東南諸國震怖,敬畏不已。
當下大明的對外交往基礎,就是建立在成祖時期的大規模出海之上。
那時候船隊所到之處,無人不敬。某藩屬國國中有事兒,船隊隨便派人登岸,一番調節,誰幹不聽?
那時候的大明令諸國心悅誠服。對大明的臣服從未有半點虛情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