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貢其實也是貿易的一種形式。

但因為旱澇保收,以及巨大的回報率,讓藩屬國們都覺得這是賞賜。

只要大明不滅,賞賜就不會中斷。

藩屬國甚至比大明計程車大夫們更希望大明能永世長存。

“方郎中,方郎中!”

一個小吏面無人色的進了值房,“周主事告知諸國使者,從今往後,朝貢變貿易了。”

“什麼?”

禮部的意思是今年暫時沒了豐厚的回賜,可沒說從今往後都沒了。

那些使者怕是要炸……臥槽尼瑪周夏,你這是要臨死之前也要把本官拖下水!?

想到周夏當時平靜的神色,方盛覺得定然如此。

既然要死,那就拖著始作俑者一起下地獄!

那廝竟然這般決絕?

方盛後悔了,早知周夏這般決絕,他發誓寧可失去這個討好徐閣老的機會,也不會安排周夏去辦這事兒。

“方郎中,如今該怎麼辦?”

“本官……”方盛起身,隨即又坐下。

混官場,許多時候講究的是一個立場。你的立場越堅定,獲得的回報就越多。當然,倒黴了也會更倒黴。

但若是你立場堅定不移,哪怕是敗了,依舊會引來對手的讚譽。但凡有翻身的機會,便會一飛沖天。

而那些牆頭草卻往往不得重用。

見多了這等例子的方盛一咬牙,“等!”

“不稟告徐閣老?”

“不必!”

既然要站隊,那就站個徹底。

利益最大化才是王道。

哪怕是為此冒險。

大堂裡,此刻已經炸鍋了。

“朝貢乃是我等的誠意,如今竟然沒了?若是沒了朝貢,那咱們來大明作甚?”

“咱們對大明忠心耿耿,出行前國主再三囑託,定然要把鄙國的忠心告知陛下。可陛下還沒見著,竟然就沒了?”

“這是要隔絕往來不成?”

“若是如此,咱們這便回去!”

“此後不來了就是。”

使者們怒不可遏,有人甚至質疑這事兒皇帝陛下不知情。

“陛下仁慈,定然是下面有人在搞鬼!”

道爺是不知情。

他此刻正在聽取陸炳的稟告。

“……俺答那邊去年並未遭遇天災,實力恢復了不少。不過麾下部族多有怨言,大多是埋怨俺答失去了進取心。直至俺答決定今年南下後,這些非議這才消停。”

陸炳束手而立,嘉靖帝沉吟良久,摩挲著玉錐問道:“俺答可是在整軍備戰?”

“是。俺答部每日都有操演,各部不時聚集,統一由俺答麾下大將校閱……”

“這是戰前演練。”嘉靖帝說道:“若無此舉,戰時一盤散沙。如此看來,俺答是鐵了心了要在今年南下。也好,朕,也有些迫不及待想看看重建後的京衛如何。”

“另外,咱們的商隊如今被限制在外圍交易,不許深入俺答部。”陸炳說道:“臣想,這多半是俺答遮蔽大明耳目之意。”